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要闻
    
打造“银企命运共同体”
江苏经济与金融研究报告会第5期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9-05-06 09:51  作者: admin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4月22日,江苏省金融研究院在南京主办召开江苏经济与金融研究报告会第5期,来自江苏省委研究室(改革办),江苏省政府金融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高等学校,江苏省社科院宣传办、科研处等职能部门、经济学科片、金融院等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20多人与会,就新时代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和江苏省金融研究院2018年重点课题成果展开研讨交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江苏省金融研究院院长吴先满主持会议。

  江苏省委研究室(改革办)副巡视员、江苏省金融研究院高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钱钢就江苏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进行了阐述。他提出,金融发挥着媒介交易、配置资源、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等重要功能,是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金融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发展质量,而且对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保障作用。江苏跨越现阶段发展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抓好金融这个重点环节,既要妥善运用金融改革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支撑,推动新的动能蓄势进发,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也要特别注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要打造高质量“金融苏军”,构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运行机制,深化省农信联社改革,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金融监管等。在对策措施上,应当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深化地方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地方金融改革试验的支持力度,推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档升级,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广泛集聚和培养金融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金融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宇玮表示,基于对江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现状及评价进行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江苏金融业规模快速增长,金融结构不断改善,信贷资源正加速流向实体经济。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式不断丰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但是从效率角度来看,全国普遍存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低效率现象。江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储蓄转化为投资比例不高、金融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不足、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匹配性不佳等方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必须避免“规模误区”(金融业规模越大越好)、“杠杆误区”(金融杠杆率越低越好)、“创新误区”(金融创新越多越好)、“监管误区”(金融监管越严越好)。提升江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需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稳步推进金融业有序健康发展;以实施双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以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降低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成本;以建设科技金融体系推进金融资源集聚的创新导向;以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赵锦春认为,应秉承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江苏金融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经济社会的发展靠改革创新,金融发展同样也要靠改革创新。金融深化改革和金融发展依然是江苏金融改革的主题。新发展理念为江苏金融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江苏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应当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沿着“产品创新—机构完备—市场规范”逻辑深入推进,坚守金融稳健运行底线,深化金融改革打造创新动力、促进城乡区域金融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提升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坚持普惠金融实现金融共享发展理,应成为新时期江苏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应从组织领导、智力支持、发展激励、信用体系以及风险防控等五个方面完善江苏金融改革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创新、提升区域性金融集聚效应、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服务、深化金融对外开放以及坚持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深化改草。同时,应统筹把握金融改革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在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江苏金融改革。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星谈到,三项课题成果高度重视实地调研,课题报告提出的方案具有逻辑思路和应用价值,成果质量较高,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发展路径由规模导向转为效率导向、新发展理念运用、新全球化思维、发展基础由富向强攀升。共享经济、科技创新、金融革新等都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结合江苏来看,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实现金融首位度提升;增强南京金融辐射力,打造长江中部的经济金融中心;重视金融创新,包含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模式创新;打造领军型金融机构,培育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的“金融苏军”。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上,金融和经济有区别,经济强调供给与需求而金融更加强调风险与收益,因此金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效率评价应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出发,而江苏实体经济效率最大的问题是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弱,这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着力点。在江苏金融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方面,应确立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依据应当进一步明确,尤其是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必须依托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引。

  江苏省政府金融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政策法规处副教授孙峰表示,金融脱胎于实体经济,也最终要回归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仅取决于金融规模大小,更重要的是金融质量。信息是否对称决定了市场经济活动的效率,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供需匹配度至关重要。实现供需匹配要依赖于金融创新:一是运用智能化手段进行金融科技创新;二是国家层面实现制度创新;三是金融机构或企业层面的治理机制创新。在国家层面,需要完善金融统计制度,充分了解“三农”金融的需求量,进而提供精准的金融供给。从科技手段来看,可运用信息化和智能手段来打通供需双方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性,解决农村金融的弱“智”问题,进而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矛盾。同时,金融监管应该从机构监管转向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金融市场规范发展,而不是主导。

  吴先满在总结讲话中提出,本次报告会中的三个课题成果不仅包含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重大问题,也涉及如何深化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金融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紧密的“银企命运共同体”。江苏金融体系确实在围绕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等战略上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但是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余地。随着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科技普及,金融科技有助于缓解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匹配问题。但是完全依赖金融科技创新仍然不足以从根本上破除金融供需矛盾,必须要通过制度创新重塑利益分配机制来加以解决。例如,由于银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民营银行牌照发放量严格受限以至过少,而国有银行对于服务中小企业的热情度往往不高,这就是典型的制度创新不足引致需求方得不到充分资金。因此,金融领域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发力。

  (作者:于诚,江苏省金融研究院专职助理研究员;王广禄,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