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要闻
    
协同共治共建 实现国家良法善治
——专家研讨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发布时间:2020-01-21 10:33  作者: admin        来源: 南方日报 阅读量:

近日,由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承办的“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与会者围绕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丰富内涵、推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协同共治、处理好规范公共权力和保障公众权利的关系、处理好依法治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等内容展开探讨。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与会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力度谋划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践行法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为推进法治广东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特别是要从坚持总揽全局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宪法至上、厉行良法善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等六个方面,总体上理解、掌握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广东。

  良法引领规范善治

  与会者认为,法治的程序性、具体性和规范性与社会治理的目标取向高度契合,良法引领和规范善治,使社会治理有了战略定向,从而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以法治化为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要通过法治推进社会治理确立长效机制。

  推动法治与德治协同共治共建

  与会者认为,法治与德治具有相辅相成和相互转化的政治逻辑,在追求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实现法治与德治协同共治共建,对于把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实现国家良法善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制度层面,用制度规范保障法治和德治,把一些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制度,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在机制层面,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共建机制,完善守法诚信激励褒奖机制,健全违法失信约束惩戒机制。在方法论层面,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地方立法是提高地方治理水平的首选方法

  与会者认为,地方立法是宪法修正后赋予地方治理的一项重要权力,目的在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落实依法治国。准确深刻地理解地方立法与地方治理的关系,探索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地方治理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地方立法是实现地方治理的法治手段。一方面,地方拥有立法权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地方的依法治理需要地方立法的技术支持。其次,地方立法是提高地方治理水平的首选方法。地方立法是地方人民意志的体现,并为依法监督提供依据和标准。此外,地方立法处于起步阶段,囿于观念、技术等因素,要有效促进地方治理,就需要转变治理观念,摆脱人治路径依赖,践行人大主导立法,加强立法队伍建设,提高地方立法能力等,以实现良法善治。

徐玲玲 何满雄 供稿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