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
    
文化所举办第四期“悦读·悦想”读书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0-09-09 08:39  作者: admin        来源: 文化所 阅读量:

9月8日上午,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举办了第四期“悦读·悦想”读书分享会。此期活动由姜维枫研究员担任分享人,分享主题为“封禅文化之再认识——以泰山辞赋为中心”。

 图片11.jpg

“泰山是中华文化的局部缩影”,泰山文化自上古即进入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封禅文化为其主要载体,对泰山而言,封禅是其文化内涵最大的根基。信史关于“封禅”之记载与评议,敦免与阻谏、褒扬与贬抑兼而有之。因此,如何客观综合地认识封禅文化?封禅祀典是帝王政治的目的还是手段? 封禅文化在易于达成的帝王个体诉求之外,有无国家政治层面的价值意义?唐宋以降,较之秦汉,在中国思想史发展已具理性思辨色彩的大背景之下,帝王仍孜孜矻矻于封禅巡狩,原因何在?

围绕上述问题,姜维枫将本期分享主题分为“巡狩与封禅概说”“封禅之初衷与嬗变”“封禅文化之再认识”三个部分,她结合自己对于文献阅读的思考,从基本概念阐释、帝王个体情感、国家公共情感、形塑帝王典范等角度展开,逐一揭析题旨。她认为“皆为民也”乃巡狩与封禅之初衷。基于不同的历史语境与帝王心态,历代封禅大致分为三类:以封禅炫耀功德、垂名万世,迷信神仙方术、渴求不死仙方;以封禅彰显政治自信与“皆为民也”之思想;以谶纬之术实现封禅,封禅因果逻辑倒置。历史地看,包括巡狩与巡幸在内的封禅文化,其价值体现为借封禅以巩固统治、沿袭礼乐文化制度、建构思想政治秩序、树立帝王典范以及构建国家情感等。泰山辞赋所承载的封禅文化,经过“秦仙汉纬,唐骄宋惑”,至清康乾时期发展为“问俗观风”“省方展义”,个体与王朝意识主导是以“仁政”为治道之本,以安息黔黎、祈愿鸿基与泰岱同安为终极指向。

图片21.jpg 

在姜维枫分享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张伟、李玲、闫娜、郑艳、王占一、许东等研究人员纷纷参与讨论,大家从王朝认同、民俗信仰、文化传播等角度提出新见,阐述观点。最后,文化所所长、研究员张伟对本次分享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左传》即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观点,封禅作为传统社会最隆盛的国家祀典,实质上具有构建国家情感、王朝认同、民族信仰的功用,泰山文化所蕴含的“大一统”文化是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远源。张伟鼓励大家要立足自身专业、适应时代,不断深化拓展自己的研究。

(撰稿/姜维枫   摄影/许东  编辑/李萍)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