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咨政建言
    
陈岱云、陈希:经济社会发展促女性寿命愈发延长
发布时间:2022-03-17 10:03  作者: 陈岱云 陈希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16日 阅读量:

中国人口经过几十年的人口革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女性人口寿命较男性人口愈发延长正是其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为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人口寿命状况进行研究。

历次普查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约六亿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十四亿多,近70年总人口数量增加了八亿多。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才实现的转变,在1998年就实现了由传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寿命,尤其是女性人口的寿命不断延长。在人口学上,可表示男女人口寿命延长及其差异的指标有两类:一是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二是男女百岁及以上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及性别比变化。

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是通过当年人口年龄组死亡率测算的当年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可存活的年数,是度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据有关资料研究,1953年我国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44.54岁、44.58岁,女性比男性只长0.04岁,而到了2010年,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是72.38岁、77.37岁,女性比男性长4.99岁。从1953年到2010年,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27.84岁、女性人口延长了32.79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幅度是73.6%,而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幅度是62.5%。

男女百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及其性别比的变化更加明显。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可知,1953年百岁及以上人口男性只有1590人,其占比约为百万分之五,女性有1794人,其占比约为百万分之六;2010年百岁及以上人口男性达到8852人,占比约为百万分之十三,女性为27082人,占比约为百万分之四十二。从1953年到2010年,男性百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只提高了百万分之八,而女性百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了百万分之三十六。这一期间的百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女性=100)由88.6降至32.7。具体而言,即在1953年有100位女性百岁及以上人口就有89位男性百岁及其以上人口,而到了2010年,有100位女性百岁及以上人口只有33位男性百岁及其以上人口。百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性别比降低幅度达百分之六十三。

这一系列数据彰显了中国人口的历史巨变,这些象征人口发展指标的变动尤其是中国男女人口的寿命差距,是前所未有的。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显示,男女人口寿命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造成的。但是,男女人口寿命差异的变动也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女性人口,使女性死亡率降低速度快于男性,最终使女性寿命长于男性。这充分体现了人口遗传学的原理“人口表现型=人口遗传型+环境型”,即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差异变动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降低了女性人口生命周期中危险期的死亡风险。女性人口在生命周期中有两个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的危险期:一是婴幼儿时期。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着婴幼儿死亡率的高低,受传统观念影响的社会舆论、社会风尚会形成男尊女卑思想,女性婴幼儿遭到歧视甚至被遗弃,使其死亡率高于男性婴幼儿。二是孕产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和生育率的高低,影响着育龄妇女死亡率的高低。因此,男女人口寿命的差距是由遗传差异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共同决定的。不过,遗传差异对男女预期寿命差异的影响是外生的。因此,男女人口寿命的差异变动最终由社会环境的变化决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人口寿命与男性人口寿命的差异变动,证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女性的健康水平提高、寿命延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具体而言,正是中国政府制定了给予女性人口社会支持的系列法律、制度、政策,破除了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使中国妇女获得了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平等受教育权,形塑了中国人口的现代观念——男女平等观念,逐渐使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体现了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观念降低女性人口的死亡率,可解读为三个方面的原因所致。其一,在生育领域可以拓展为“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其二,在经济领域中可以拓展为“保护妇女生育权益”“男女同工同酬”“反对性别歧视”等理念。其三,在社会理念宣传中可以拓展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女性人口寿命与男性人口寿命差距变化的根本原因。只有确立男女平等观念才能确保男女都一样的教育,才能保障男女都一样的经济制度,才能巩固男女都一样的出生意愿和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形成的这三个“都一样”推动了人们少生优生的现代生育观念的形成,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一起大幅降低了婴幼儿死亡率,而女性婴幼儿的死亡率降低幅度更高于男性婴幼儿,使得人口死亡性别比逐步恢复常态。同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孕产妇的生活和安全生产条件,降低了孕产妇、新生婴儿死亡率。另外,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诱导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嬗变,少生优生进一步减少了女性人口多次怀孕、分娩带来的死亡风险,进而降低了育龄女性人口的死亡率。这几个方面的叠加作用最终导致女性人口寿命随社会发展愈发延长。或者说,社会的发展为女性人口发挥遗传上的生存优势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由此出现了女性人口寿命愈发延长的社会常态。

当今中国女性人口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使其与男性健康寿命水平的差异回归到由遗传差异所决定的状态,即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长,百岁及以上人口女性占比高于男性的正常社会状态。

展望未来,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使社会角色的去性别化趋势正在形成,生理因素逐渐主导男女人口寿命差异。女性在生理方面的特征使得其更容易获得更长寿命,而男性人口在老龄阶段显得更为劣势。所以在制度层面保障男女平等的前提下,在医疗保健工作中要特别关注成年男性人口,尽可能缩小生理学上的弱势(男性)人口与优势(女性)人口的寿命差距。

其次,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要进一步加强育龄人口的生殖保健工作。妊娠过程会使育龄人口面临大于普通人口的健康风险,生育率提高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孕产妇风险,从而给女性人口的预期寿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应成为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把孕产妇死亡风险降到最低。这不仅攸关当今生产人口的健康,也影响新生人口的健康,事关健康中国的实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70年来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研究”(19ARK006)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李凤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