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咨政建言
    
苏爱萍:切实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
发布时间:2022-07-12 17:07  作者: 苏爱萍        来源: 《大众日报》2022年7月12日 阅读量: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指出:“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

基层治理是篇大文章。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群众生活怎么样,干部状态怎么样,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得怎么样,都能在这方天地里看到端倪。由于城乡社区治理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延伸治理触角存在诸多难点,如社区工作范围宽泛,基层人员负担较重;居民需求多样,服务精细化程度不足;资源下沉不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限等。只有不断创新方式、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才能在破解矛盾中找到新思路新模式,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要夯实城乡社区治理的组织基础。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疫情期间,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构筑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铜墙铁壁,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脱贫攻坚中,数百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乡镇干部、村干部一道冲锋在前、甘于奉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践证明,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城乡社区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才能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在社区基层治理制度创新中,必须加强党对基层社区的领导,强调党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探索创新组织设置,推进社区基层党建的全覆盖,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充分发挥街道办党工委作用,强化治理架构,紧密联系群众,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

要聚力打造立体化基层治理网格。网格化治理机制是我国应急处突的制度优势之一。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将社区划分为单位网格,以社区两委委员、居民组长、党员、辖区民警等作为工作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为手段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模式。疫情期间,网格化管理在基层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市—区—街道”设定的框架下开展,表现出“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辅的特点,精准定位社区人员情况,解决居民困难,是打赢疫情防控仗的关键末梢。要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助力精准化、精细化治理,协助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对社区治理其他难题展开专项网格化管理机制,进行责任包干,推进社区治理重要项目,精准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提升社区网格化服务水平。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下,形成网格总指导员、总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五级工作职责联动,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社区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避免粗放管理负荷超载的情况。要细化网格分工,延伸治理触角,下沉治理重心,精准定位社区治理任务,确定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形成社区党员带头、群众广泛参与、邻里守望相助的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治理组织网格化的作用和效能,解决从日常防疫、治安防范到法律服务,从纠纷调解到环境整治的诸多问题。推广社区网格化管理,党员干部、公务人员下沉到社区第一线开展工作,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筑牢社区安全保障,完善城市社区治理服务网络,用“团结”力量守护共同家园。

要用好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确保资源下放,服务下沉,管理下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和便民服务智慧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社会参与“多方协同”,助力高效能基层治理,加强基层社区智慧化建设。疫情防控以来,充分体现了基层社区智慧化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府部门与相关技术领域头部企业建立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开发了诸多满足居民需要、有助防控工作的技术产品,有力帮助社区精准开展人员数字化管理,实行健康筛查,推动正常出行。强化社区精准治理,需进一步推进“智慧社区”,向基层社区下沉关键资源和技术,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助力社区治理。加强公共服务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建设,实现社区治理基础数据库、专业数据和信息的顺畅衔接和互动,既关注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问题,也要将智能技术在基层治理的不同场景中加以应用,使居民直接受惠于高新科技和现代化治理体系。在智能化、现代化联动平台的支撑下,市、区、街道联动通过平台下发工作指令、督导工作进度、反馈工作结果,做到事项派分的智能运行,形成接诉即应、精准派单的高效处理流程。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提升“领头雁”的水平,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高学历工作者参与基层智慧社区建设,按比例配备技术人员,在走访调研辖区居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发展智慧治理模式、开发智能平台。完善职业晋升机制和职业技能提升,通过岗位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基层社区工作者业务素质。

要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基层志愿服务队伍。与行政管理相区别,社会治理更加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不断释放基层治理活力,建立共治共享格局。志愿服务是社区治理机制的末梢,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推广志愿服务意识,可以丰富基层社区治理模式。据统计,我国志愿者总人数达2.17亿,山东省志愿者人数达1691.47万人,居全国第一位。整合社区志愿服务力量,优化志愿服务开展和完善组织管理流程,为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管理部门提供实名注册登记、活动搜索报名、人员招募录用等志愿服务规范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志愿服务平台,借助新技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通过梳理社区居民需求,统筹规划社区志愿服务资源,与社区居民需要展开有效对接。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以更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扩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李凤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