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获奖成果
    
郑艳:《民俗学视角下的竹枝词研究:以京津竹枝词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05 15:35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第127期 阅读量:


作者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艳

成果形式

论文

获奖类别

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民俗学视角下的竹枝词研究:以京津竹枝词为例》一书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一、选题意义

通过考察竹枝词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现其作为民俗文献的性质,并在对元代至民国时期的京津竹枝词文本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其内容与形式,从民俗文献的角度研究京津竹枝词对于城市民俗生活的记述与描绘,初步探讨竹枝词记述民俗的体例与立场,从而确立其作为民俗文献特定范式——民俗诗的民俗学地位与价值。

二、主要内容

本成果涉及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探讨作为民俗文献的竹枝词在民俗学学术研究上的资料价值。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深厚,可供民俗学探讨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但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竹枝词的民俗文献地位并不明确,因而无法真正实现其作为民俗文献资料的功能与意义。本成果尝试从竹枝词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详细展示竹枝词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其民俗文献的性质,从而拓展民俗记述的文献范围。第二,探讨作为民俗文献的竹枝词在民俗学学术研究上的体例价值。现代学科体系意义上的民俗学素来重视对于民俗记述客观性与真实性的要求,但却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俗记述的主体的个人体验与观念。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历史民俗文献来讲,由于其从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古代知识分子对于民俗的认识与看法,因而造成对其记述价值的怀疑。本成果尝试从竹枝词的记述体例与风格出发,详细阐明竹枝词的记述立场与价值体现,借此说明以诗体形式存在的竹枝词记述民俗生活的特征与方式,并以民俗学的视角进行文艺批评的阐释,初步设想构建民俗志诗学的理论,从而探索记述民俗的新型方式。第三,结合京津竹枝词对竹枝词记录的京津民俗进行研究。自明清至民国初期的京津竹枝词文本较为丰富,详实地记录了京津两地的社会文化与民俗生活,但迄今为止对其进行研究的学术性成果并不多见。本成果尝试通过描绘京津竹枝词中所记录的民俗生活,从个案的角度详细探讨竹枝词作为民俗文献的资料价值与记述方式,从而初步实践以民俗志诗学的模式研究民俗生活的构想。

三、成果价值

在现代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下,文学强调主观性与创造性,一般不被采纳为历史依据或是民族志资料,而竹枝词既以富有想象力的诗体补充了客观记录的不足,又受考订学风的影响,诗人乐于添加注解,使得竹枝词的学术性质渐浓;而历史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素来重视历史文献或是田野报告文字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却也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创作主体的个人体验,而竹枝词作者多具有文人和官员双重身份,又在一定意义上掌握着两套话语体系,在表现为文学的话语中抒发地方生活感知,而在表现为历史的话语中则书写区域治理经验,这两种话语体系的对比正是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对比,对其进行更为系统化和全面性的研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规避学科藩篱,更深刻地认识文学的价值。

本成果在中西诗学互鉴的视域下研究竹枝词体现的是中西学术体系的对话。从中国诗学角度来看,能够为诗体文献的研究带来更具实践性的西方诗学理论话语;从西方诗学角度来看,能够为其扩充丰富的韵文体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学术对话加深彼此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