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获奖成果
    
孙学涛:《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来自中国1869个县域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4-03-17 11:30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4期 阅读量:


作者简介

孙学涛,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和乡村振兴实践研究。曾在中国海洋大学与山东社会科学院联合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孙学涛积极投身于农业经济理论研究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践探索中。为了快速了解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毕业两年内完成了山东省16个市近90个县(市、区)农村一线蹲点调研。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近10项;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和《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等杂志发表近50篇相关论文,其中被SSCI和CSSCI收录论文30余篇;多项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成果简介

1.选题意义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装备支撑,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方式促进乡村振兴。当前,中国农业机械化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难以满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需要资本要素的投入,而现实中农业部门资本要素不仅来源渠道少,还会向非农部门转移。农业部门内资本要素匮乏不仅限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克服传统农村金融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的痛点,还能极大地缓解农业部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借助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机械化,这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理论上讲,数字普惠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拓宽了农业部门资本要素的来源渠道,以低成本、便利性和可持续的模式打通了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的“最后一公里”。从实际情况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推动了农业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从供给侧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2.内容简介

论文在充分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我国1869个县域2014—201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在重新测算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运用SARAR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的均衡效应和非均衡效应,同时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机械化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会受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其他县域相比,农业落后县、平原县和农业县更容易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受益;数字普惠金融还会以农民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为中介变量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论文对于我国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对于当前山东省进一步补齐农业机械化短板,因地制宜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论文基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为补齐乡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应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机械化。应着力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农业农村部门的能力,支持农业发达县加快开发适宜农业经济发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同时在支持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应该避免农业部门高杠杆率的出现。二是不同地区应该区别对待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县域定位,适当地运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农业机械化,同时还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产生“数字鸿沟”。三是地区之间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机械化的合作。不同县域之间应该加强合作,进而形成一体化的数字经济平台和农业机械服务平台,实现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服务的资源共享共建,最终提高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3.学术价值

论文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适应了当前我国亟待补齐农业机械化短板弱项尤其是近年来日益凸显的农业机械化与建设农业强国需求不相适应的现实,体现了较高的综合研究水平。

4.社会反响

全文及部分观点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国内权威报刊、专著等文献引用或转载,被China Economic Transition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摘编、翻译,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正式文件参考采用。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张文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