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学人风采
    
【文库名家】李少群:在齐鲁文化园地辛勤耕耘
发布时间:2017-07-05 09:22  作者: admin        阅读量:

在齐鲁文化园地辛勤耕耘

——专访李少群研究员

⦃车振华

李少群.jpg

李少群、乔力主编的《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是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李少群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齐鲁文学的文化内质与文学形态演变研究”的结项成果,该书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于2011年荣获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科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并被纳入《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第二批)。受《山东社会科学报道》编辑部委托,近日笔者围绕《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及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相关话题,对李少群研究员进行了访谈。

车振华(以下简称车):李老师您好!您主持撰写的《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以近90万字的宏大篇幅,详细梳理了齐鲁文学古今演变的历程,以及地域文化与齐鲁文学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书出版后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好评。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该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李少群(以下简称李):好的!首先需要说明,本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虽然由我进行主要设计和主持完成,由我和乔力研究员,在参与撰写的同时又作为全书的主编和统稿人,但它是个集体项目,如果没有其他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这个跨越古代和现当代文学的庞大课题是无法完成的。他们的参与,有力地保证了这部书实现其总体构想和学术追求的可能性。

全书的结构线索分为“总论”“个案分析”“古今演变专题研究”这样三大部分,并分成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是对齐鲁文学发源和北宋前期、明中叶至清初、20世纪“五四”时期与30年代、新时期以来共四个高潮阶段的文化与文学的互动生成、有关价值取向、艺术精神和文学成就,进行了宏观审视;中编与上编相对应,主要是对齐鲁文学四个高潮阶段的进一步深化与阐释,侧重从文学本体喻示与文体风貌特征的双向观照,大文化语境与地域色彩的文学,地域视阈下的话语转型与民族、国家叙事,民间文化形态与文学主流语境的互动与生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下编主要是齐鲁文学现象的古今演变研究。其中选取相似的类型为叙述单元,划分、区分的方式,既有题材内容的,也有艺术形式、表现方法的,更有创作主体的作家和文学文本的。它遵循一个科学的逻辑原则,即:古今演变,既是一个纵向的线性进程,也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时段里所发生的诸文学现象的对照、比较,而且也只有在这种不同文学现象的对照比较之下,才有可能更清晰地把握其古今演变的复杂实质。

车:《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与之前您和乔力先生主编的《山东文学通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较之前书有什么发展和突破?

李:是的。这两部书前后相继,可以称为姊妹篇。它们都以史学的眼光,在对山东文学史的梳理中,注重对文学史内在规律的阐释。《山东文学通史》通过对百年来中国文学史范型出现三次较大变化的考察,体现出对山东文学演变的内在规律的自觉抉发。当然,由于受通史研究本身的局限,这样一种史家的眼光还未能获得进一步展开。在《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中,我们着力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发了齐鲁文学演变的内在规律,形成了一些获得广泛认可的结论。在《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中,我们以地域文学史学的普适性研究为前提,通过对齐鲁文学形态演变与文学内质研究的原理性思考,揭示了齐鲁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由此建构起了本书的逻辑基点与研究目标,使本书获得了学理上的支撑。

在《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中,我们注重把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影响作用给予深刻的烛照,进而根据地域文学发展流变的不平衡性的总体特点和文化———文学的互动生成原则,围绕齐鲁文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和重点文学现象,对其空间形态及生成因素作深入的探察,研究探讨其形态的演变及规律。这样一来,就突破了既有的史学研究的线性发展脉络,取而代之的是对齐鲁文学三千年历史的数次高潮期和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文学现象,采用古今贯通、时空交融的大文化视域框架,以文学传承和文化的合力作用为切入点,深入探察其共时性结构互动中的文学范式生成和历时性动态演进的内在精神与形式创新。

车:《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出版后,学术界有怎样的评论?您认为该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本书出版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年鉴》《中国文化报》《东岳论丛》《理论学刊》《山东社会科学》等报刊对此发表了书评,对本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例如,华东师范大学洪本健教授认为,本书“以悠久灿烂的齐鲁文学和深厚雄浑的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视野和大文学观出发,在融通中追求创变的思维和结构模式,整体形式上则是古今贯通、时空交融,在宏大厚重的纵横探究中,使文学与文化的共时性多向互动和文学形态历时性的丰富演变得以多元并呈,体现了独特而鲜明的学术个性。这是一部无论在研究理念、方法和学术空间上都多有突破和创新的力作,可以说为当前地域文化和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范式,拓展了新路径”。山东师范大学朱德发教授和李宗刚教授认为,《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在许多方面能够较好地规避和超越了既有的文学史研究的高度,特别是通过地域文化的视点完成了对齐鲁文学的透视,在另一个纬度上拓展了齐鲁文学研究的空间,从而也就确立了属于自我的学术品格”。王万森教授认为,《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是地域文学史与地域文化史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性成果,“这一成果创造性地确证了‘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学科地位”。

我认为,《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的学术价值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在宏观层面,整合治史理念,建构大文化视域框架。在治史理念上,超越文学史书写的惯用模式,在大文化视域框架中建构文学与文化双向互动、多元共融的格局。治史对象不再是单一的文学史,而是文学与文化双重架构,构建了以主体间性为依托的双向互动的开放性叙事系统。

二、在学理层面,运用文学性的双重性理念,梳理齐鲁文学与齐鲁文化的辩证关系。一开始便紧扣“地域文学发展流变的不平衡性的总体特点”,设置了文学与文化双向建构叙事系统的逻辑起点,并由此勾连起“高峰初耸”“再度辉煌”“现代新篇”和“激扬华章”等“四个不对等的文学繁荣阶段或者说是高潮期”,凸显了“文化—文学的互动生成原则”。史论结合的概括方式,既强化了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学辩证关系的逻辑结构,也对地域文学的解读具有启示性价值。

三、在本体层面,选择性地解读文学形态,综合性地探索“古今演变研究”。本书将“阐述和揭示齐鲁文学的生成与演变”确定为“主体目标”。围绕“主体目标”所进行的叙述和阐释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在大文化视域中伴以文本细读。其一,始终把“阐述和揭示齐鲁文学的生成与演变”置于文学与文化的双向建构中,并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从而确认:在齐鲁文学的生成、演变与齐鲁文化的双向互动中,承担中介作用的是审美心理结构。其二,文体的选样分析,将文化环境的复原引申到齐鲁文化化入齐鲁文学的内容和文体形式的考察领域。其三,把文学语言作为考察对象,揭示地域文化是怎样经由世俗生活渗入地域文学,从而影响文学形态演进的。

四、在广泛汲取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在方法上充分体现了整体性原则,并在传统经验和现代意识的结合上进行学术探索。本书将齐鲁文学形态的研究置于齐鲁文化的地域性语境中,进而在与其它地域性文学的比较考察中,将研究视域扩及中华民族文化及其影响和制约下的中华民族文学的普遍性向度。

车:在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文学作为文化最敏感的部分,往往会随势而动,并且活跃在社会文化变革的前沿。当代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和发展走向?

李:国内学术界开展的地域文化视角的文学研究,是从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的,以受国际潮流影响的“文化研究热”为开端,也是文化研究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家兴起的文化研究中,地域文化研究是其中涉及到种族、性别、阶级、民族及差异性、女性文化和后殖民文化等众多研究意向的一部分。建构在后结构主义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文化研究,其影响后来渐及亚洲。它在方法论上与文学批评方法相关联,其研究往往从文学入手,实质上打破了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在我们国内,它成为以文学文本、文学现象为本位,将文化人类学、文学、地理学、哲学、历史和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一个新的学科方向。国内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立了“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学科。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强调的重心是,立于时代前沿的文化反思精神,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文学文本和文学历史,着重关注文学生产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之间,由许多中介环节衔接而成的复杂的互动过程。其外延则兼及地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和考察。

近年来,国内关于文学的地域性研究主要有这样几种形态:其一是分布研究。以文学和艺术的地域分布为基础提出问题,以此去考察地域文化、文学的迁衍变化,考察地域之间不同文化、文艺的前锋接触。其二是轨迹研究,或称为线性研究。考察文学家、艺术家和作品、文体及风格、流派的流传演变道路,在时空结合的背景上,考察人的行为和文学艺术动态。其三是定点研究,考察一个时期或者较长的时期内,作者及其文学创作与地方的意义关系。其四是文学地理学研究。这是从人文地理学衍生出来的一种研究形式,即从作家分布的“本土地理”出发,将文学和地理学研究相融合。其五是从文化人类学的反思性、批判性视角进行研究。弘扬地域文学的文化差异,以空间性特征与现代性的时间性特征相对抗,从而使地域文学研究成为现代性的“他者”,形成一种积极的对话和对大一统文化的解构,揭示被忽略或被压抑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其六是从文化的广阔视角进行研究。即采用古今贯通、时空交融的大文化视域框架,以文化传承和文化的“合力”作用为切入点,着重于文学与多重文化的互动互成作用进行的开放式、综合性研究。

车:如您所说,在当今社会,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有着广阔的学术空间,那么其价值功用和学术意义体现在何处?

李:在全球化趋势下,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研究,有着坚守民族文化独立、维护文化多元的深刻意义。对于幅员广阔,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渊源深厚久远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它同时是民族文化表达自身存在和奋发向前的一条重要途径。它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发掘和弘扬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的独特价值和丰富内涵,总结地方文学创造的独特历史经验和规律,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学整体生成及普遍性特质和规律的映照和揭示,为当下中国文学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其另一个深层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文化更换新鲜血液,增加其生机和不断再造、创新的力量。地域文化在本原意义上,就代表和涵盖了文化的边缘性、民间性,社会日常生活中与庙堂文化、主流文化相对应的“小传统”,以及最基础层面的土地文化等等。在具体文学现象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沈从文的小说有不少属于湘西民间文化、苗族文化的因素,其表现的蛮荒边地少数民族人群处于自然状态的生死观、爱情观等,与占据中心地位的中原文化是大相径庭的,但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来自纯真生命本质的强烈的文化魅力,从而进入现代文学经典的行列。

在当前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全球扩张的时代,在当下有些文学作者钟情于“城市化”的虚浮喧嚣而忽略了对民族生活和文化的根基——广袤的民生大地返顾检视之际,提倡和加强关于地域文化和文学的研究,还会有助于对中国近百年来优秀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促进文学创作对现代性语境下的地方经验和地方人群命运的关注和书写。

(作者为山东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少群简介

李少群,女,197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8年晋升研究员,曾任语言文学所所长。现为文化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多年来,在省级和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编和撰写文学史、作家论等著作5部,在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共计约400余万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第1位)1次,一等奖(第2位)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科研成果被《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学年鉴》《博览群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齐鲁学刊》等多家报刊专文或专版给予介绍和转载,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科研成果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一、中国现代文学和作家的系列研究。出版了《中国新文化要义》《现代散文小品选》等著作。代表作《李广田传论》,是国内外第一部对李广田的生平和创作情况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填补了现代作家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二、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著有《现代女性文学选》《追寻与创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等著作。其中,《追寻与创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围绕冰心、庐隐、丁玲、萧红、张爱玲等重要现代女作家进行整体研究,被同行专家认为是这一新兴领域“切实、独特而富有开拓性的工作”(《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三、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在这方面,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和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成果《山东文学通史》为代表。这两部书被评介为国内“地域文学史和地域文学研究的典范,具有开创性和学术示范性意义”,“在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上均取得探索性、创新性成就,并将此项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还主编了《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论集》两部。主编的山东省软科学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书,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内首部探讨地域文化与社会经济生活、文学等全面关系的成果,促进了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