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图片新闻
    
第七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济南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15 15:50  作者: 张恒        来源: 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阅读量:

2020年11月14日,第七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共同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中韩两国60余位嘉宾及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儒家治道思想与当代社会治理”主题展开研讨。

11月14日 第七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

开幕式上,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总领事朴镇雄、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袁红英、韩国国立安东大学校长权纯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刘廷善、韩国安东市市长权宁世先后致辞。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涂可国主持开幕式。

朴镇雄表示,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韩中两国抗击疫情的智慧中有一个共通的儒学底蕴存在,国民自发参与、集体利益优于个人利益、帮助弱者等都与儒学的教义高度契合,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核心。袁红英表示,全球治理进入“治理赤字”新格局,已经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理经验与智慧,亟待深入研究与阐发,本次中韩儒学交流大会以“儒家治道思想与当代社会治理”为主题,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权纯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灾难把21世纪变成了危机的世纪,希望专家学者发挥智慧转危为机,也希望韩中两国在学术、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深化交流、加深友谊、共创未来。刘廷善表示,中韩两国都是长期受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熏陶的国家,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两国儒林同道本着“学而时习之”的儒家精神,围绕“儒家治道思想与当代社会治理”主题深入讨论,极具意义。权宁世表示,中韩两国因在历史上对儒教文化的共享而更加亲近,期待本次大会能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为夯实两国关系打下基础,安东大力支持山东与安东通过交流共谋东亚地区发展。

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总领事朴镇雄致开幕辞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袁红英致开幕辞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涂可国主持开幕式

学术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儒家治道思想与当代社会治理”主题深入研讨与交流。

第一场学术交流由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主持。安东大学李润和教授在《“克已复礼为仁”与治道》主题发言中,将“克己”“复礼”“为仁”分作三个层面加以阐发,认为“克己复礼归仁”所蕴含的儒家治道思想在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状况中仍然有效。涂可国研究员在《儒家治道思想论衡》主题发言中,将儒家“治道”思想分为治人、治己、治邦和治天下四个层面,将儒家“为政”的理论与实践分为道德理性、工具理性和实践理性三个层面,全面涵盖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各方面,提供了异常丰富的传统资源图景。

第二场学术交流由曲阜师范大学成积春教授与安东大学崔宇锡教授共同主持。黄玉顺教授在《论“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儒家治道的“正义”概念》主题发言中,对“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作了明确区分,认为“行为正义”指向“礼”(现行社会规范及其制度),“制度正义”则指向“义”(社会规范及其制度本身是否符合正义原则),不是道德决定制度,而是制度决定道德。安东大学全圣键教授在《儒学之仁政论与礼治观》主题发言中,描述了朱子经世之学在朝鲜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并且从儒家“礼仪”的自发性视角出发,借古喻今,匡时救世。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在《尧舜之道的理论构建》主题发言中,对历代儒者所崇奉的“尧舜之道”作了一番理论梳理,对尧舜之道的内涵、尧舜德行、尧舜道统、尧舜道德人格典范及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等加以描述阐发。延世大学尹锡皓教授在《古法之再诠释与治道——以<经世遗表>市廛体制改革论为中心》主题发言中,对韩国历史上以茶山丁若镛《经世遗表》为中心的市廛体制改革事件作了全新解读与阐释。曲阜师范大学王曰美教授在《韩国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题发言中,对韩国传承发展本土优秀文化、学习借鉴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儒学生活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作了细致梳理。庆尚大学咸泳大教授在《朝鲜儒子之乡政——以顺庵安鼎福为中心》主题发言中,通过关注以顺菴安鼎福为中心的乡约运动,探讨了朝鲜儒者关于乡政的具体样貌。

第三场学术交流由韩星教授与崔宇锡教授共同主持。成积春教授在《“独尊朱子学”——康熙对国家治理思想的选择》主题发言中,聚焦康熙时代的历史史实,细致考察了朱子学如何在易代背景下逐渐取得“独尊”地位的前因后果。韩国国学振兴院李致亿研究员的《现代社会中“森比(士/君子seonbi)”的复活及其在治道上的作用》主题发言,直指当下现实境遇,为如何在喧嚣世界中保持“纯粹”提供了信仰、道德、担当等几种路径。山东社会科学院路德斌研究员在《儒家治道的两个传统——儒家孟学派与荀学派的分歧及理路》主题发言中提出,随着国家形态由“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从孔、孟到荀子,儒家的治道理念也经历并完成了一次实质性的转进和发展,即由以“正心”为本、以“内圣外王”为进路的“德治”之道转向以“治身”为急、以“隆礼重法”为特征的“法治”之途。安东大学郑宗模教授在《从少数者话语看康有为思想的当代意义》主题发言中,将康有为的《大同书》视为“20世纪少数者问题的重要起源”,认为康有为把儒家“仁爱”和“仁政”的理想与少数者的困境连结起来,以勾勒出儒家的理想社会论,因此或可构建儒家的“少数者伦理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出版部彭彦华主任作《齐鲁文化对东北亚的辐射力及其启示》主题发言,深度解析了齐鲁文化对东北亚的辐射过程、辐射力度与现代启示等问题。山东社会科学院刘云超副研究员在《论孔颜之乐与儒家乐教的修身之道》主题发言中提出,“孔颜之乐”具有一种典型性,就是把情感、审美与道德融为一体,这也是中国哲学德性论的典型特征,其最重要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契机,从中可发现儒家德性论中情感与道德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审美体验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魏衍华副研究员作《<孟子>国家治理之道要义》主题发言,深度解析了《孟子》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相关论述。

山东社会科学院张明副研究员作会议学术总结,他认为史所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中韩两国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叩问着两国所共有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当下应对方式,本次中韩儒学交流大会以“儒家治道思想与当代社会治理”为题,格外严肃与瞩目,意义深远。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少红在闭幕式上表示,本次中韩儒学交流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实现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拓展儒学研究新方向和新领域,特别是深刻揭示儒家治道思想在当今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权纯泰作闭幕致辞。路德斌研究员主持闭幕式。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少红闭幕式讲话

本次会议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与韩国国立安东大学退溪学研究所具体承办,并得到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以及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深入交流研讨,与会专家学者深化了对儒家治道思想的理解,并在深入挖掘阐发儒家治理智慧、深入推进中韩全方位交流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撰稿/张恒   摄影/张文荣   编辑/凌琪)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凌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