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要闻全国社科
    
内蒙古社科界学习十九大精神座谈会摘登
发布时间:2017-11-27 14:16  作者: admin        来源: 内蒙古日报 阅读量:

编者按

11月20日,我区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座谈会。9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全面准确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对党的十九大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政治成果、实践成果进行了研讨交流。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本报现将发言摘登,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汇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杭栓柱 内蒙古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要用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切忌割裂开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内在特质。这一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讲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讲过的话,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切忌分离开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一思想体系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互动发展,切忌对立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现出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造福世界的实践力量,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新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既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又以实际行动向世界树立了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形象。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胡敏谦 内蒙古统计局局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我国现实状况的历史性变革,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美好生活需要”就是发展方向。“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需要”客观“硬需求”,更包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更具主观感受的“软需求”。从内蒙古的实际来看,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城乡收入不断攀升,消费全方位升级,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消费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

“不平衡不充分”是差距,也是动力。“不平衡不充分”既反映了生产力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又准确概括了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就内蒙古而言,仍然存在着服务业比重偏低、传统产业占主导、新兴产业比重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盟市之间、旗县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从全局的高度谋划发展。二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三要守住民生底线,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文风 内蒙古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民生改善来自于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面践行执政为民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通过提高数量、质量和效率,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更趋向平衡和更趋向充分的问题。

结合自治区实际,幼有所育,关键是加快学前教育布局和体系建设,解决入得了托、入得起托的问题;学有所教,关键是办好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让每个学龄人口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劳有所得,关键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增长;病有所医,关键是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问题;老有所养,关键是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养老需求供给;住有所居,关键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弱有所扶,关键是坚持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脱贫方略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加大投入,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刘少坤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意义的认识,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至关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这一论断精辟概括并科学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其实践基础和客观依据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客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以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良好的基础,昭示中国发展有着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时代”的定位,讲清楚了新时代的历史脉络、实践主题、人民性、民族性和世界性。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中国必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习近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的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紧密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

杨臣华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战略思想,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切实推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把握新时代,必须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彻底抛弃传统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要求我们的,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早转、早见效、早主动,补齐在提高供给质量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科学技术、聚力创新人才等软实力上的短板。

要以创新发展驱动质量效益提高,着力在能源高效利用、现代农牧业、新一代信息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新材料、蒙医药等特色领域基础研究,积极开展稀土、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探索,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加快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积极构建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融资租赁、信息技术等服务链。以激发创新活力、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培育引进聚力创新人才为改革和政策着力点,打造聚力创新人才高地。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几个着力点

盖志毅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区实际,以下几个着力点是我区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可以先行先试的。

第一,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论述,着力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对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可以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维度加以理解。从经济基础看,主要是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建立产权明晰的生态文明体系。从上层建筑看,主要是政府管理生态环境的体制,这在纵向上要将中央地方事权和监管职责分清,从横向上则要解决部门职责交叉重复问题。

第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提出的“守望相助”的殷切嘱托,着力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而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三,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和“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的思想,我区作为草原面积最大的自治区,要着力修订好《草原法》。

第四,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方略,构造与蒙古国、俄罗斯保护生态环境的共同体,共同行动,着力实现中俄蒙对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

肩负起坚定文化自信的光荣使命

关方方 实践杂志社社长

作为党的媒体,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要充分认识、深刻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与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就是因为这种自信是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的有力武器,是建设伟大工程的坚实基础,是建成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创新动力,体现了我们党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深刻理解与充足底气,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变革的深刻认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被赋予的深刻内涵。

要充分认识、深刻把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思想指南与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要充分认识、深刻把握党的媒体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中的职责使命。党的媒体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高举旗帜,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把力量汇聚到共同的发展目标上来。

着力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

朱炳文 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立足新时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可以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法治的轨道上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孙杰 内蒙古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

党的十九大从统揽“四个伟大”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

必须把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命题。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统领和牵引,抓住了党的建设的“牛鼻子”,完善了党的建设的布局。特别是首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命题,这既是对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党建理论的重要发展,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贡献。

必须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意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建设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凝心聚力、汇聚全党力量提供了精神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治党管党新境界。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