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要闻全国社科
    
学术前沿论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新使命
发布时间:2018-06-05 15:59  作者: admin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阅读量:

6月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承办的“2018·学术前沿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思路——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多学科、多角度聚焦新时代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研讨如何更好发挥北京文化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张淼、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出席论坛并致辞,有关单位代表近400人参加了论坛。

着眼世界与全国

赵卫东表示,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世界和全国作出的重要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统筹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首都文化建设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此次论坛的重要目的在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针对新时代全国文化中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讨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把北京更好地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中心、代表先进文化生产力的文化中心、面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中心,充分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思维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韩震建议,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分化、信息化导致碎片化和公共领域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需要重建自信心,理直气壮地抓意识形态工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改进话语体系、创新传播形式与手段,用科学方法和历史性进步超越思想悖谬,不断改进思想理论宣传工作。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在题为“北京文化研究的学术前沿与学术创新”的报告中提出,学术的本质和学者的使命就是学术创新,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和全国文化中心,理应在学术创新方面走在前面。国家文化中心建设需要一流的学术人才队伍、一流的学术平台、一流的智库,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

郝芳华认为,北京已经形成以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首都文化,构成了北京立于全国乃至世界的独特的精神标识。郝芳华呼吁,新时代赋予首都文化建设以更高的要求、更新的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科学的谋划、更精准的举措,写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连玉明提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把握好首都战略定位,建设一个“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核心的高品质的首都”,这里的文化至少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都文化三个组成部分。其次,强化首都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将首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窗口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全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区。最后,彰显首都特色,疏解非首都功能,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实现“四个转型”。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大平从城市建设和文化构建的视角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城市的空间扩张应该关注“场所精神”,城市的空间建构要有一种活性的、灵性的坚守,强调生命质量、生活品位和生存意义;必须从人的生存意义上来思考北京的城市建设与文化构建,使之成为古老文明的新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与世界新文明探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北京要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集散地与文化后勤站;另一方面,还要展现北京的史诗感与英雄气质,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

据了解,学术前沿论坛自2001年创办以来,先后围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中国梦”等时代主题,团结引导各学会、研究会、研究院等学术性社会团体举办了17届主论坛、390余场学会专场活动,已成为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术创新的年度盛会和促进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作者:郑成宏 黄亚楠)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