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要闻全国社科
    
“中国共产党百年研究的海外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7-11-14 15:01  作者: admin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阅读量:

10月20日,由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研究的海外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国际创新基地举行。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州立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以及上海社科院的2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探讨了海内外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研究。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姚勤华研究员致开幕词并主持主题演讲,周武副所长、乔兆红研究员分别主持相关议题并点评。

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日本神户大学大学院人文学研究科教授绪形康分别以“关于海外中共党史档案史料的发掘与利用问题”“世界史上的长征意义:1960—70年代日本人见解的启示”为题发表演讲。杨奎松教授谈到,当前海外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史料空前丰富,新发掘的大量史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共关系、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等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绪形康教授认为,日本学界对长征的研究,早期是在马克思主义和韦伯理论指导下进行的;1950年代后半期中苏碰撞与交锋推进了日本人对长征的新认识,或将长征精神同基督教中的出埃及相比,或从世界史视角来寻找作为宗教伦理的“毛泽东思想”,进而发现长征包含了普遍意义与永久价值。

毛泽东研究一直是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重点领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萧延中、曹景文,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张明、华东师范大学德籍留学生马奇山(Jean Christopher Mittelstaedt)等分别介绍了海外毛泽东研究的学术脉络和最新发展。萧延中追忆了他与毛泽东研究的权威学者施拉姆的交往,指出没有施拉姆严肃的研究和严谨的翻译,海外对中国的了解就会大打折扣,施拉姆在研究上全面客观的学术精神值得研究者学习。曹景文介绍了日本学者野村浩一对毛泽东的研究,野村浩一把毛泽东思想基本特点概括为解放的思想、实践的思想和教育的思想。张明指出近期国外毛泽东研究产生了“三重转向”,一是从“意识形态偏好”向“客观历史性”转移,二是从“一元中心”向“多角边缘”扩散,三是从“单一定性”向“重新思考”变革。马奇山探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对当代中国的影响,认为“两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用西方理论解释不通,用“两论”的逻辑就能清晰地解释。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话语研究”、“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新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原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认为,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有四种基本叙事:一是从传统文化出发的民族主义叙事;二是现代化叙事;三是西方叙事;四是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叙事。四种叙事各有长短,应该整合成一种以社会主义叙事为主线的多元结构、前后连贯的叙事。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武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研究上,海内外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对本土学者来说,海外研究提供了很多被遮蔽的、忽视的视角;对外国学者而言,对资料以及某些问题的具体看法,也受到中国学者的影响。中共研究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中外学术界共同努力下,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

研讨中,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潘玮琳、张焮就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最新发展分别作了发言。(作者:张焮)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