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  视频 |  领导关怀 |  寄语感言 |  共襄盛会 |  芳华绽放 |  岁月如歌 |  创新工程 |  智库建设 |  智库联盟 |  高层论坛 |  高端访谈 |  文库名家 |  三类人才 |  朝花夕拾 |  春华秋实 |  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薪火承续 四秩芳华共襄盛会
王兴国:高点定位 深化改革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时间:2018-10-31    作者:王兴国     浏览量:
 

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2015年2月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启动之初,就明确提出我院创新工程以建设国内一流新型智库为目标,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线,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此后,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和16个符合院情、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创新工程全面展开。实施创新工程三年多来,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提高,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成果频频推出,各项数据同实施创新工程以前相比均出现数倍的增长,创新工程取得扎实成效,一流新型智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6年,我院入选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入选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索引(CTTI)并位居地方社科院系统第一位,先后入选上海社科院评选的2016年中国最具影响力智库阵营、中国社科院评选的2017中国核心智库榜单。今年5月份,我院在CTTI综合型研究智库综合评分中名列第三位,在地方社科院系统中名列第一位,创新工程荣获中国智库最佳管理奖特等奖。

一、创新工程的主要成效

(一)山东省委省政府重要思想库、智囊团建设取得初步进展

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定位就是建设省委、省政府重要“思想库”“智囊团”,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瞄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我院集中精干科研力量,开展专题研究。我院先后组织开展了山东省“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系列研究、山东省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课题调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问题研究,形成了系列研究报告,供省领导和省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得到省领导好评,并被相关文件充分吸收。依托创新工程重大支撑项目开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决策咨询作用。

三年多以来,先后有100余项成果获得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进入决策,其中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2项,仅2017年以来,就有49项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二)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的思想理论高地作用凸显

我院着眼于发挥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的“思想理论高地”和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阵地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院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文章、学术专著和研究报告,及时在全国理论界发出山东的声音。

实施创新工程三年多以来,共有70余篇理论研究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求是》杂志等中央主流媒体发表,提高了山东社科院在理论界、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积极完成中宣部、山东省委、省委宣传部交办的重大任务,2位专家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版)》的修订、写作;1位专家参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和《理论热点面对面》的起草和修订等工作,1位专家参加了中宣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编写工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宣传工作。10位同志应邀分别赴欧洲、澳洲宣讲中国道路,向西方宣传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年初,我们承担了省委宣传部交办的24本书的任务,包括《新旧动能转换面对面》等“面对面”丛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丛书、《十九大精神的山东实践》等,充分发挥了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地的作用和理论研究优势。

(三)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高端学术殿堂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在做好决策咨询等应用对策研究的同时,我院坚持双轮驱动,强化精品导向,立足学术前沿,精心组织开展基础理论和学术前沿问题研究,科研产出和成果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创新工程以来,我院获国家级课题立项的数量连年增加,共38项,立项数量稳居全国社科院系统第一方阵。2015年至2017年,共有211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权威期刊和C刊发表,其中105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转摘,转载转摘率超过50%。2016年、2017年共有7项成果获得省社科一等奖,居全省前列。《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2批34部44本书已正式出版,建院以来获得省社科一等奖的成果全部重新集结出版完毕。

(四)山东省情综合数据库和研究评价中心建设起步平稳

为更好地适应省情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需要,我院成立了省情研究院,2017年根据创新工程工作需要,又整合成立了省情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全力打造省情数据库,重点开展了年度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问卷调查,目前已连续开展4年。这是山东社科院乃至山东省历史上第一次由学术单位主导和主持的年度性、跟踪性大型综合调查。调查报告一经推出即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合作,建立全省17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中心,运用新发展理念为指标体系,开展山东17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评估报告呈报省领导参阅后,得到刘家义书记肯定性批示,认为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五)依托创新工程体制机制,打造山东智库联盟

在推进创新工程的过程中,我院根据我省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发起成立了山东智库联盟,目前已有成员近50家。依托创新工程体制机制,我院与省社科规划办联合设立省社科规划项目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专项,面向全省招标,我院还设立了山东智库联盟调研基地专项课题,以此为纽带,加强与智库联盟成员单位的合作。山东智库联盟的重点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泰山智库讲坛”已举行7讲,每次都邀请国内国际相关领域专家作主题报告,在学界创造了较强的影响力。

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创办了《山东社会科学报道》报纸,在2016年山东省内部刊物评审中,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内刊,是全省唯一一家创刊不足五年被评为优秀的刊物。编辑出版了《中国文化论衡》《国际儒学论丛》《经济动态与评论》《中国海洋经济》等学术集刊,在学术界产生积极反响。

精心打造高端交流平台。通过主办、联办各类学术会议,不断拓展我院影响,开阔科研人员的视野。先后主办了近50个全国性、国际性高端学术会议,扩大了我院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着眼新型智库建设需求,派出培训团赴美国学习智库研究方法,积极与美国兰德公司等国际知名智库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六)抓好人才培养使用,为创新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我院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制定一系列措施,促进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为了进一步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造老中青结合、梯队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为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一流新型智库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院出台了《“资深专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评选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不同的条件,评选出“资深专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三类人才各5名,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方面,我院以取消“双肩挑”和实行“评聘合一”为抓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职称资格评审上充分运用人才评价自主权,紧紧围绕我院创新工程和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充分借鉴创新工程确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成果量化标准与创新工程评价标准对接,坚持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建立了人岗相适、能上能下、灵活高效的用人制度,人才队伍焕发出全新活力。

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由于评聘合一成功实施,我院人才引进工作也呈现出良好局面。实施新的职称评聘制度后,坚持成果导向,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两年来,引进副高职称3人,博士研究生31人,优化了科研队伍结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院立项国家科研基金14项,其中有8项为这两年新进的博士申报获得,这意味着我们的人才引进政策导向是正确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源自于中央和我省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建设新型智库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实施意见和配套的改革创新举措,为我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

二是坚持了党对创新工程的全面领导。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我们坚持“社科院姓党、社科院姓社”“在社科院政治理论学习就是业务学习”和“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与创新工程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在对创新团队和创新岗位考核都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要求,出现问题一票否决。

三是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东社科院发展的道路。启动创新工程的初衷就是为了从源头上破解影响社科院发展的难题。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和科研发展规律,在科研组织运行机制、成果考核评价机制、科研辅助手段和方法、人事管理机制、人才培育方式、经费配置和使用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找到了一条符合科研规律、符合山东社科院院情的发展道路。

四是得益于创新工程一直倡导的精品导向。创新工程启动以来,一直将精品导向贯穿始终,激励着科研人员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真正把科研导向转到推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甚至是传世之作上来,推动了精品成果产出和精品成果率大幅度增长。

五是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早在创新工程启动之初,我们就在制度中设计了学风考核评价环节,对创新团队和创新岗位实施一票否决,团队重大支撑项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整个团队退出创新工程,团队成员个人有学术不端行为的,退出创新团队。通过一系列约束机制,不断强化科研人员的自律意识,不急功近利,不哗众取宠,引导大家扎实调研,深入思考,推出原创性成果。

二、存在的不足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对照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这些标杆,我们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比如说,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管理问题。依托创新工程体制机制,我们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短板还没有补齐,与研究需要相比,高层次人才和省情专家数量还不足,制度性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我们还没有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由于政策性的约束,我们难以满足一些老专家延迟退休的要求,有些资深专家外流到了高校,这对我们的科研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

再比如说,体制机制的问题。创新工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原有体制的束缚,激发了科研创新活力。但很多探索是在现有体制机制下进行的,每一步的突破都很艰难,在选人用人、职称评聘、经费报销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改革创新的空间。如尽管我院有较多空闲编制,但是每次招聘人员,都要先向省编办备案,省人社厅审核,造成招聘工作效率不高,灵活性不足。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通过组织管理体制、研究体制、经费管理制度、成果评价和应用转化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科研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科研组织运行机制、完善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制度、做大做强山东智库联盟、打造高端的学术交流和对外宣传平台,进一步激发科研创新活力,释放全院干部职工的科研热情和工作激情。

二是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盘活选人用人机制,结合我院实际,抓好选人用人工作,进一步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我院发展提供强有力地组织领导保障。

三是进一步完善智库组织运行机制。遵循智库发展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在巩固我院优势与特色基础上,调整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设置新的研究机构,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构建适应新型智库建设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是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自主评聘改革。根据国家和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改革完善我院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与聘任工作,将创新工程确立的精品导向在职称评聘工作中落地,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营造出精品成果、出优秀人才的良好风气。

五是进一步加强服务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服务保障团队建设的规章制度,在真正做到定岗定责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服务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为推进科研创新提供强有力保障。

(本文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国在全国地方社科院创新工程论坛上的发言)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