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  视频 |  领导关怀 |  寄语感言 |  共襄盛会 |  芳华绽放 |  岁月如歌 |  创新工程 |  智库建设 |  智库联盟 |  高层论坛 |  高端访谈 |  文库名家 |  三类人才 |  朝花夕拾 |  春华秋实 |  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薪火承续 四秩芳华岁月如歌
团结一致 开拓进取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40年光辉历程
时间:2018-11-06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报道》第73期    作者:刘晓焕     浏览量:
 

自1978年山东社科院恢复成立,历史研究所已走过40个春秋。在庆祝建院4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研究所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总结科研工作的成就与经验,对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研究所是我省社科界建立最早的专门性研究所之一。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1962年改称山东省历史研究所)。“文革”期间,机构撤销,人员下放,图书、档案资料分别归并省图书馆和省档案馆。1978年初,省社科所恢复成立,原历史所下放的部分人员调回单位继续从事史学研究工作。1980年11月,正式成立历史研究室;同年12月,省社科所改称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随之改称历史研究所。自此以后,历史所逐步发展成为我院影响较大的研究所之一。

历史所成立之初,所内便汇聚了数名学有专长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孙祚民和戚其章两位专家对于中国农民战争史和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此后,又逐年从省内外选调一些专业研究人员进入研究所工作,人数最多时达到19人(1991年)。现有研究人员10人(含挂职1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3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5人(其中博士后2人),另有在读博士1人。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历任所长吕景琳、王如绘、刘大可、孙聚友,现任所长刘良海。目前,历史所的山东区域史研究为院重点学科。

1980年以后的近10年间,历史所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个研究室,并以中国农民战争史、甲午战争史、山东地方史(尤以山东古国史、山东解放区发展史、山东区域经济史)为主要研究方向。1987年7月,一度整合为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两个研究室。1992年,成立院甲午战争研究中心,挂靠历史所(主任戚其章)。1997年7月,建立近代中日关系、山东区域史两个研究室,将东北亚关系史、山东地方史作为重点研究方向,近代中日关系和山东区域史两个学科均被确定为院重点发展学科(后又合并为山东区域史一个重点学科)。2012年10月,调整为古代史、近代史、区域史三个研究室。

作为山东社科院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部门,40年来,所内科研人员一直坚持潜心学术、厚积薄发的治学道路,陆续编撰并出版、发表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底,历史所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8项,省级课题80余项(其中省社科规划课题20余项);在省内外、海内外出版机构与主要报刊出版论著约200种(个人学术论著50余种60余册,主编著作40余种50余册,合著、合编著作130余种160余册,古籍整理8种28册),发表文章1200余篇,完成研究报告20余篇;相继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1项、重大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6项)。

建所以来,历史所成员注重掌握学术界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扩大学术视野,基本每年都有自己组织或者联合组织的全省、全国及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半数人员还曾到英国、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出席会议、讲学或学术访问。其中,仅以历史所或甲午战争研究中心名义举办或参办的与甲午战争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就有10余次;而以历史所名义主办或参与举办的全省性、全国性、国际性东夷古国、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近代教案与义和团、洋务运动、中国沿海城市经济史、史学理论、吴佩孚、“山东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等方面的学术讨论会也有40余次。通过以上学术活动,沟通了与海内外的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提高了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了山东社科院和历史所的影响。

40年来,历史所科研人员扎扎实实地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与民族关系史、近代中日关系、中国古代史和中国物质文化史、山东区域史(尤其山东古国史与东夷文化史、山东近现代经济史、山东抗日解放区发展史)等诸多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很多研究成果在省内外、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农民战争史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

中国农民战争史和民族关系史研究原是历史研究所早期的优长学科,孙祚民研究员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在这两个领域中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且卓有建树。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中,他将农民战争史研究领域扩大到近代,从而进入了学术生涯中第二个高峰期。主持省历史学会工作期间,成立了省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并被推举为理事长,主办或者与山东大学等单位联办了山东首届史学理论学术研讨会、全国史学理论学术研讨会、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义和团运动90周年学术讨论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他在农民战争史和古代民族关系史的整体研究、理论方法、农民政权的性质与作用以及明末农民战争史、太平天国、义和团等方面均有着很高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他晚年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曾数次承担省、院重点课题,陆续出版个人专著《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探究》2部,主编多卷本《中国农民战争史》(已出版秦汉卷、宋辽金元卷)等3部,合著2部。同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哲》《光明日报》等海内外几十种学术期刊、报刊及论集发表论文70余篇。他还应邀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奖,其中《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院“六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论文《开创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新局面》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院“六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著作《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主编《山东通史》先后获山东、华东地区及北方15省、市、自治区优秀图书奖。他的学术成就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日本的《史潮》及美国的《中国历史学家》均曾发表和译载过他的多篇论文,对他的学术观点作专题报道或评介。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近代中日关系研究是山东社科院的重点学科,其学术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甲午战争作为该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多年来研究水平曾一度居于全国前列。学科学术带头人是戚其章,学科成员先后有赵延庆、王如绘、刘申宁、刘大可、刘晓焕、戚海莹、杨恩玉等人。

1983年8月,该学科就曾依托历史所以省历史学会名义在威海举办中日甲午战争史学术讨论会;次年9月,又在威海举办了“甲午战争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1990年10月,再次在威海召开“甲午战争史学术讨论会暨山东省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戚其章研究员被推举为理事长。1992年院甲午战争研究中心(挂靠历史所,主任戚其章)成立后,一般每隔两三年即举办或参办一次与甲午战争有关或与近代中日关系有关的全国性甚至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如1994年的“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1996年的“甲午战争与近代海防学术研讨会”、1998年的“北洋海军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2009年的“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学术讨论会,既交流了学术观点和治学心得,又扩大了学科的影响。

戚其章研究员是国内外知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先后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甲午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山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2007年又获“山东省首届社会科学特殊贡献专家”称号。1980年调入山东社科院以来,勤于笔耕,在他的带动下,历史所从事中国近代史尤其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的成员赵延庆、王如绘、刘大可、刘晓焕、戚海莹、杨恩玉等人亦发奋努力,使甲午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近代中日关系学科成员先后承担《甲午战争史》《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等3项国家重点课题,《中国近代思潮发展史》《洋务外交史》《日本在山东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扩张》等9项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先后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其中个人专著有《中日甲午威海之战》《甲午日谍秘史》《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甲午战争与朝鲜》《日本侵略山东史》《北洋海军与晚清海防建设现代化》等近30余部;主编《晚清教案纪事》《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等13部;合著《甲午纵横》等40余部;古籍整理有《李秉衡集》等3部。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清史研究》、台湾《近代史学会通讯》、日本《中国研究月刊》等海内外近百家报刊及论集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史学文章500余篇,内容涉及包括甲午战争、近代中日关系在内的中国近代史各研究领域。而戚其章先生主持的国家古籍整理项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全书12册的完全出版发行,对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戚先生担任学术带头人的甲午战争研究中心暨近代中日关系学科成员的学术成就,在学术界的领先地位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公认。其中,著作《走近甲午》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北洋舰队》《甲午战争史》《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古代史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

历史所中国古代史方面以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史研究的力量较强。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有吕景琳、陈冬生、王赛时、张照东等人。

吕景琳擅长明史研究。在明代政治史方面,他出版了专著《洪武皇帝大传》《乱世英豪朱元璋》《明代开国功臣传》(合著)等,在《东岳论丛》等刊发表了《论刘基的政治思想》等文;在明代经济史方面,主编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并撰写了明代部分,同时还先后在《山东社会科学》《江海学刊》及论集发表了《明代土地与人口问题》《明代自耕农简论》《明代北方经济概述》等文;在明代思想文化史方面,他在《中国文化》《明史研究》等刊发表了《李贽与明末的三教合一思想》《明代王学在北方的传播》等文章。他又先后点校出版古籍《谷山笔麈》《广志绎》《尧山堂外记》等项著作。

王赛时研究方向是魏晋隋唐史,他在唐史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将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到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尤其在体育、饮食(酒、茶)、海洋(海疆)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出版个人著作《中国生活奇俗流变》《汉唐流风——衣食住行》《唐代饮食》《山东海疆文化研究》《中国酒史》《中国古代体育文明》(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等10余部,主编《汉唐流风》等2部;同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国烹饪研究》以及美国《上下古今》、台湾《历史月刊》、台湾《中国饮食文化》、香港《饮食文化研究》等海内外刊物与论集发表学术论文178篇。其论著在学术界引起了良好反响,论文多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或介绍观点;论文《中国烧酒名实考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论唐朝藩镇军队个三级构成》《唐代酿酒业初探》《有关齐国故都临淄为足球发源地的历史论证》及著作《中华千年饮食》《唐代饮食》分别获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或三等奖。

山东区域史研究

(一)山东通史领域的开创性研究

山东是华夏文化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先民们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不愧是齐鲁之邦、孔孟故里。但有史以来,山东通史这一宝库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建院之初,历史所就将山东通史研究纳入工作日程,并按断代史的需要招考、调入人员,以便及早将班子配备齐全。在承担并完成《当代中国·山东卷》(吕景琳主持)之后,历史所又于1987年承担了省“七五”期间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通史》(孙祚民主编),几乎所内全部同志参加,经大家通力合作,至1989年完成了约70万字的初稿,经修改后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2年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山东建国后第一部区域通史著作,曾获省优秀图书奖、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图书奖和北方15省、市、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1990年,历史所部分成员承担了省“八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山东经济史》(逄振镐主编)古代、近代两卷的撰写工作,至1995年完成了约80万字的初稿,嗣经修改后由济南出版社于1998年正式出版发行,此书为省内首部区域性经济通史,曾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种奖项。1998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历史所又承担了省委交办课题《山东五十年发展史》(吕景琳、申春生主编),次年5月完成初稿,旋经修改补充,交由齐鲁书社于1999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填补了山东建国以来缺乏当代通史性著作的空白,曾获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另外,陈冬生、庄维民、刘大可、张照东、刘晓焕参与撰写10卷本《山东通史》,陈冬生参著《齐鲁文化通史》明清卷,申春生、刘大可、刘晓焕、杨恩玉参与编著《山东现代文化丛书》,王如绘、刘大可主编《山东重要历史事件》晚清卷、南京政府卷,刘大可、庄维民主编《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第5卷、第6卷,刘大可等著《齐鲁烽火——辛亥革命在山东》,刘大可、庄维民、王赛时、刘晓焕、杜庆余等人参加审稿、编撰的大型图书《山东区域文化通览》,刘大可主编《山东抗战将士传略》《齐鲁历史名人传略·英烈卷》,庄维民编著《近代鲁商史料集》《山东鲁商人物传》、主编《齐鲁历史名人传略·实业卷》,刘晓焕主持点校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主编《品读吴佩孚》《吴佩孚新论》《菏泽百年名人大观》等著作,也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山东区域断代史及专史研究

在山东区域断代史、专史(如经济史、文化史)研究方面,历史所成员尤其是山东区域史学科的成员在以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1.山东古国、东夷文化史与秦汉时期山东区域经济史研究方面:

山东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的山东古国和东夷文化史、秦汉时期的山东区域经济史研究均在山东区域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东夷古国和东夷文化史的研究形成了热潮。历史所是研究东夷古国和东夷文化史的学术团体——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的主要发起单位,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在山东处于先进地位,这主要归功于已故的先秦秦汉史研究专家逄振镐研究员。他担任了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秘书长,先后协助省历史学会在淄博、黄县——长岛、滕县(今滕州市)、蓬莱、广饶举办了五次古国史学术讨论会,交流了学术成果,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而且,他采用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刻苦攻关,勇于开拓,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他带动下,还有吕世忠、陈冬生、王赛时、金学清等人涉猎这一领域,并取得了不少成绩(其中吕世忠即在此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仅逄振镐一人即出版著作13部,其中个人著作6部(即《东夷古国史论》《东夷文化史》《先齐文化源流》《山东古国与姓氏》《东夷文化研究》及《秦汉经济问题探讨》;主编《东夷古国史研究》(1、2辑)、《孙子与齐文化》、《山东经济史》(上、中、下卷);合著合编《齐鲁英杰》等3部。相继在《历史研究》《东岳论丛》《山东师大学报》《中国史研究》《江汉论坛》《齐鲁学刊》《江汉考古》《管子学刊》《山东社会科学》《中国农史》《烟台师院学报》等报刊及论集发表论文60余篇。逄先生在山东区域史领域的辛勤耕耘,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好评。著名先秦史专家唐嘉弘教授就曾高度评价了他所做的工作。

2.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研究

山东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研究自建所以来就是重点研究领域,科研工作居山东领先水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历史所曾与山东省档案馆合编了23辑800余万字的《山东革命档案资料选编》;当时,部分成员还承担了《山东解放区发展史》课题,编撰出版了《山东解放区大事记》。以上这些基础性、开创性的工作,为继续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赵延庆、申春生、段国庆、岳海鹰、刘大可等人都成了该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们曾多次参与承担国家及省重点研究课题,在该研究领域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截止1999年,仅申春生即出版个人著作《山东抗日根据地史》《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主编《山东五十年发展史》,合编《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合著《山东革命根据地财政史稿》等,共计著作13部;同时在《党史研究》《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齐鲁学刊》等刊及论集发表山东抗日根据地史等方面的论文30余篇。该领域其他成员的著作尚有成果《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及论文《山东革命根据地区域划分》《山东敌后根据地的建立》《浅析山东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等。以上学术成果均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申春生专著《山东抗日根据地史》为山东有关革命根据地研究出版较早的书籍,该书与他参与主编的《山东五十年发展史》均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他和刘大可为主参撰的著作《山东革命根据地财政史稿》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省教委优秀著作奖两个省级奖;多种参撰著作也分别获省社科、省教委、院优秀成果奖;论文《山东抗日根据地史财经工作述要》(与刘大可合撰)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数项成果获省历史学会优秀成果奖及优秀科研成果奖。

3.山东区域经济史(尤其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除上述参撰《山东省志·财政志》《山东通史》近现代经济部分、《山东经济史》近代卷、现代卷、《山东五十年发展史》经济部分外及已提到的秦汉时期山东区域经济史研究外,陈冬生、张照东分别承担了省社科规划课题《山东农业开发史》《宋元山东区域经济研究》,而且在《中国史研究》《农业考古》《古今农业》等发表《齐量制辨析》《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沿岸城市经济初探》《明代以来山东植棉业的发展》《宋代山东的对外经济贸易》《元代山东区域经济的开发及其特征》《宋元时期山东名优手工业产品考》等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对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地区经济、山东农业的开发及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等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探索;庄维民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山东近代商品经济研究》、国家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旧制度的演变与新制度的形成——近代行栈制度研究》《商事习惯、规约档案文献的发掘与近代中国市场制度研究》(2013.7)及与刘大可共同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出版《中间商与中国近代交易制度的变迁》《近代鲁商人物》等著作,还在《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东岳论丛》《中国科技史料》等杂志与日本《东洋文库》等论集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涉及山东近代的商人组织、水运商道、陆运商道、近代山东棉花科技及渔业生产的改良等问题。刘大可对山东根据地(解放区)经济史、民国山东盐业史、财政史以均有独到的系列论文发表,并出版了《民国山东财政史》《山东根据地的经济》等著作。

上述科研成果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著作《中间商与中国近代交易制度的变迁》一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重大奖,《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获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另外,2004年至2017年,历史所从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7人,补充了新生力量,从而使所内科研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这些人员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不仅参加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参撰《山东海洋贸易与海洋文化》《山东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等著作,而且大都承担了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或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杨恩玉先后承担省社科规划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在齐鲁书社、中华书局出版《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初探》《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两部著作,在《历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及加拿大《文化中国》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有6项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二、三等奖各两项);杜庆余先后承担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在山东大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汉代田庄研究》(专著)、《山东海洋贸易与海洋文化》(副主编)等著作,在《山东大学学报》《东岳论丛》《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王蕊先后承担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在齐鲁书社出版《齐鲁家族聚落与文化变迁》《三、四世纪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著作2部,在《东岳论丛》《广西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1项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李丹先后承担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项,在《东岳论丛》《民俗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调研报告20余篇,调研报告曾获省长肯定性批示;宋暖先后承担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在齐鲁书社出版《博山琉璃研究》等著作,在《东岳论丛》《理论学刊》等报刊发表论文、调研报告10余篇,2项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赵燕姣先后两项课题获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立项,在《东岳论丛》《中原文化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调研报告10余篇,1项成果获第四届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著作二等奖。

历史所作为山东社科院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的一个所,40年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人员潜心学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绩,为全院科研事业的发展和我省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回顾、总结过去4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看出历史所有以下几点成功的经验:

(一)坚持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40年来,历史所成员一向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放在重要地位,非常注意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工作的实践,广大科研人员深深体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非只是一句空话。只有熟练地掌握唯物论、辨证法的基本原则,才能提高史识,增强洞察力。而充分地占有历史资料,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缜密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求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则是马克思主义治史方法的基本要求。老一辈史学家孙祚民、戚其章先生还在直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在史学理论研究领域作出了的贡献,并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园地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发挥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努力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

历史学既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又是当代社会科学中一门不可缺省的人文学科。史学研究应该而且也能够为现实服务,其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实现历史的借鉴和教化功能,即所谓“以史鉴今,以史育人”。历史所成员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绝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有着鲜明的目的性,这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从以往历史所所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这种功能的发挥是卓有成效的。如农民战争史研究,对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历史规律的阐发,对现代社会代替农业社会必然性、必要性的证明;民族关系史研究对维护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借鉴作用;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甲午战争史、抗日战争史研究对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抓住历史机遇,搞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山东古代史研究对于弘扬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特别是阐发山东先民对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巨大作用方面的重要意义;山东经济史的研究对新时期山东的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山东革命根据地史的研究,对于弘扬革命传统,向青省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培养严谨扎实的学风,牢固树立为历史科学研究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历史所成员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浓厚的研究兴趣,多年来注意培养一丝不苟、言必有据的治学态度,排除干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踏踏实实地搞研究、作学问,力求拿出最好的、水平最高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成果奉献给社会。广大科研人员所追求的学风,既包括对历史资料的广泛搜罗和严格鉴别,也包括对历史的严密分析与综合。因此,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地扩大自身的历史知识,既广又博,加强理论素养,提高思维能力。这种严肃、严谨的学风的培养与发扬,使历史所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特色,从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近年来,历史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学术著作面临出版难的窘境,真正丰富而严肃的论著并不多见。转轨时期各种因素的干扰与价值追求多元化的趋势,都对历史科学构成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所成员仍能坚定信念,踏实苦干,不急功近利,甘愿坐冷板凳,保持下真功夫、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业务。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而且也为历史所科研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奠定了基础。

(四)努力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的科研环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历史所多年以来一直有较强的凝聚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内同志关系较为融洽,有着畅所欲言的工作氛围。无论在业务的专门探讨还是时事政治的学习时,所内成员都能开诚布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平日科研人员各自刻苦攻关,潜心学术研究,集中学习时便交流心得,沟通信息,心情舒畅;同时,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旦有人遇到困难,其他同事都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排忧解难,给予温暖。这种融洽和谐、互相关心的人际关系,既是历史所做好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历史所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历史所拥有老同志较多的优势,这些老专家阅历深、经验多,在史学界影响大、知名度高。所里历届负责人在科研工作中,非常注意尊重和依靠老同志,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同他们商议,听取他们的意见,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为充分发挥这批老同志的作用,还经常请他们向青年科研人员介绍治学经验、科研方法、学术动态及其他有关科研信息;请他们就历史所的学科建设、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科研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施以及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遇有集体攻关项目时还敦请他们出来挂帅,担任主编,以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有时则请他们对青年科研人员在课题的立项以及论著的选题、写作、修改等方面给予把关与具体指导等。所有这些做法,在历史所的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历史所还一直注重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并长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条:一是强调打好基础,注重史学素养,增强青年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自信心,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二是吸收青年人员参加集体攻关课题,鼓励他们在科研实践工作中积累知识和经验;三是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年人员争取课题立项,以促使其深入钻研,拓展研究领域;四是提倡青年人员积极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开阔学术视野,了解史学动态,启发科研思路。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为历史所多出人才、早出成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五)加强横向联系,拓宽科研渠道

山东社科院40年来科研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往长期形成的科研手段和模式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不断有所更新。历史所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某些突破。上个世纪80年代初,历史所与省档案馆合作,开始进行建国以来全省地方革命史最大最全的资料集《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的编辑工作。这一合作项目持续5年之久,终将1921年至1949年形成的数千件革命历史档案公布于世,在省内外引起反响,多次受到国家档案部门和党史研究部门的表扬。资料的编辑出版不仅为广大史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也使本所人员得到了锻炼培养。历史所几位同志从事山东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乃至民国山东区域经济史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基础性的工作。1987年后,历史所在加强横向联系方面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先后与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联系协商,承担了《山东革命根据地财政史稿》《山东省志·财政志》《山东省志·科学技术志》的编辑写作任务,并且如期完成,得到上述部门的肯定。这种合作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史学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同时也为弥补研究经费不足,解决出版困难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还为科研人员积累素材,进行下一阶段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方便。

(六)正确处理基础学科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增强为现实服务的自觉性

理论联系实际,为现实服务,是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面临的共同任务和努力方向。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如何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服务于社会,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成为历史所科研人员经常思考的重要问题。40年来,历史所也在这样方面做了大量的持续不懈的工作,从而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历史所科研人员曾积极为《大众日报》等报刊撰写理论文章,如早年有大力宣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近年则有批判“法轮功”的反动实质、揭露“法轮功”的危害性的;1984年和1985年,历史所成员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撰写了《中国近代史讲座》和《世界近代史讲座》,在连续播出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此间,历史所还曾承担省社联组织的《可爱的祖国》《可爱的山东》两书和省委组织编写的《山东省情》一书部分章节的编写,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60周年和70周年之际,所内成员曾撰写一批较高质量的论文,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内组织召开的重要学术会议,并作主题发言,获得有关部门的好评。1985年,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当代中国的山东》一书时,尽管当时历史所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较多,时间压力较大,但历史所仍然从大局出发,服从省委宣传部和院党委的安排,专门抽出5名同志参加这项工作。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如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普及性读物的编写工作和社会宣传工作是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加深、拓展研究领域,提出有意义的新问题、新见解并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也是史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所始终关注并努力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近一二十年来,历史所成员年年到省内外开展调研活动,发表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相继提交一些供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的对策建议,多次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为现实服务,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已成为历史所的优良传统,今后仍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建院40年来,历史所全体人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科研工作及其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曾数次荣获先进集体、先进支部的称号,数十人次获得院优秀中共党员、院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院党委的肯定。但是,历史所全体人员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省内外及本院其他先进单位科研机构相比,与历史所长期所追求的奋斗目标相比,仍存在着不小差距和诸多不足之处。总的来看,历史所的优势学科力量还需要更加壮大,人员配置还需更趋合理化,知名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要突出,系统性和长期性的课题还需要多方组织申报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历史所的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为全院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历史所全体成员仍将团结一致,一如继往地以科研为中心,以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为奋斗目标,扎实苦干,勤奋钻研,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也将会更大的提高和更大发展,为山东社科院各项事业的不断前进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为山东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