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  视频 |  领导关怀 |  寄语感言 |  共襄盛会 |  芳华绽放 |  岁月如歌 |  创新工程 |  智库建设 |  智库联盟 |  高层论坛 |  高端访谈 |  文库名家 |  三类人才 |  朝花夕拾 |  春华秋实 |  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薪火承续 四秩芳华文库名家
砥志研思 力学笃行
——孟庆仁研究员访谈
时间:2018-10-30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6年5月30日第16期    作者:黄晋鸿 张元思     浏览量:
 

  

    编者按:古往今来,名家名著历来是科学繁荣、社会兴盛的重要标志。培育名家、多出名著,无疑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任务。山东社会科学院成立30多年来,一批优秀科研人员潜心治学、穷经皓首,出版了一批学术名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具有长远历史价值的宝贵财富。本着尊重名家、传承学术,进一步促进学术繁荣和加强智库建设的要旨,山东社科院组织出版了《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首批《文库》(15部)已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进一步释放这些名著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特开设“《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作者专访”,对“文库”作者进行学术访谈,以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治学体会得以广泛传播。

孟庆仁研究员2002年出版的《现代唯物史观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一书,被收录《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第一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借此机会,本报记者采访了孟庆仁研究员。

  记者:孟老师您好,首先祝贺您的《现代唯物史观大纲》一书被收入《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再次出版。请您给简要介绍一下此书的写作过程。

  孟庆仁:谢谢!首先,这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对唯物史观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我的专业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主要专业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唯物史观和毛泽东哲学思想。为什么要把唯物史观作为研究重点呢?在我看来,虽然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唯物史观与现实离得更近,结合更密切,加强对它的研究更具有必要性。和唯物辩证法比较起来,唯物史观是被后来的研究者曲解和误解更严重的一个领域,通过研究纠正这些错误更具有迫切性。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到了20世纪后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综上所述,实践发展的需要和理论发展本身,都急需加强唯物史观的研究。

  其次,先前发表的几篇论文引发的讨论也激发了我写作此书的想法。我对唯物史观的研究,是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道路和动因开始的。研究成果先是作为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哲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这些论文的发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起了学术界长时间的广泛讨论。

  最后,《大纲》是《现代唯物史观纲要》(1989年出版)和《现代唯物史观大纲》(2002年版)两本书的承继和发展。这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学术界的争论,引起了我进一步的更广泛的思考。这一思考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决定社会发展道路和动力的是社会结构;社会发展本身,首先表现为社会形态的变化;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等等。就在这时,全国开展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这更促进了我把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显然,这些问题很难通过写几篇文章说得清楚,于是我下决心写几本书出来,以便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在研究这些唯物史观理论问题的同时,我还进行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须知,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相关知识,是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任何深入理解和研究的。

  我关于唯物史观研究的第一本书,名为《现代唯物史观纲要》(1989年版)。为什么称作现代唯物史观呢?在我看来,唯物史观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形态。第一是经典唯物史观,第二是传统唯物史观。这是过去的认识,现在应该有现代唯物史观。这是唯物史观理论发展的历史趋势。我关于唯物史观的研究就是应其运而生的。

  在这本书中,我把唯物史观按照逻辑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社会结构理论,社会革命理论和个人发展理论。这是一个大的理论逻辑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包含着对一些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研究、完善和发展。后来随着进一步深入广泛的研究,发现这一理论框架很不完善,存在着很多缺点。如第二部分社会革命理论,应该是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部分不能只讲个人发展,应该是包括人的群体发展的人的发展理论。此外,对有的基本原理也产生了更新的深刻的理解。这样过了十几年,就产生了这本《现代唯物史观大纲》。此书从初版到今天再版,又过去了十几年。但它阐述的基本原理,还都是正确的,也没有过时。

  记者:《大纲》一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受到好评,它提出的问题和阐述的思想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讨论。本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孟庆仁:《大纲》一书被有的大学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都体现了它的学术价值。

它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为对唯物史观理论的研究、阐释和丰富发展。在这里我所强调的是《大纲》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不是一般学术价值。因为,它所研究的是世界观、历史观和历史方法论问题,而不是一般的学术问题。

  一是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明确阐释。

  唯物史观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也要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唯物史观也是这样。唯物史观的发展,从创立到现在,经历了三种形态——唯物史观的经典形态、传统形态和现代形态;这也是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典唯物史观、传统唯物史观和现代唯物史观。所谓经典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又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不同程度上发展过的唯物史观;所谓传统唯物史观,是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为依据,后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所谓现代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形态,它是以经典唯物史观为基础,吸收传统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在现当代条件下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现代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由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构成。其中,社会结构理论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社会发展理论是核心,人的发展理论既是归宿,又是出发点。这三个方面相互交叉,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是正确阐述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前提;而历史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原则,则是唯物史观的活的灵魂,贯穿在这三个方面之中。现代唯物史观就是依据这个理论框架建构而成的。

  二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大纲》在明确阐释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这在本书中是多方面的,大量的。在此只能对比较突出的几点,作一些简略的介绍。

  在社会结构理论方面,提出并阐述了社会最基本矛盾的范畴,和上层建筑形成之后,社会基本矛盾是三对而不是两对的思想。社会最基本矛盾,是由社会最基本的要素——人和自然界所构成的。其他社会矛盾,包括社会基本矛盾,都是建立在这一矛盾基础之上的。这一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

  在上层建筑形成之后,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三种,而不仅仅是前两种。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既存在间接联系,又存在直接联系,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之上,它们发生相互作用,构成一对矛盾。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力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起着反作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在社会发展理论方面,提出并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是“三阶段”依次演进,而不是“五阶段”依次更替;提出并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互补”原理。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必须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历史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必须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的、总的趋势。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只有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大阶段即三大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才是这样的规律,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阶段即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次更替,并不是这样的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互补”原理,简单地说,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简称“互补”。这种情况,近代以来越来越明显,“互补”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当代,不论一个国家、地区,还是整个世界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互补”了。

  在人的发展理论方面,提出并阐述了这一理论,恢复了其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着重阐述了个人发展理论。从本质上说,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发展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有直接的、重要的论述。恩格斯有一个很精彩的表述是很有代表性的: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但是,传统唯物史观却把它们忽略了,不讲了。《大纲》恢复了经典作家们的这一重要思想,并把它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阐述,指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三个部分中,人的发展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

  在人的发展理论中,个人发展理论占有重要地位。说人的发展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实际上是说个人发展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在个人发展理论中,提出和阐述了普通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启示。

  我的唯物史观研究过程,也即《大纲》的写作过程。回顾这个过程,得到几点重要启示。我把这些当作完善、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重要原则。这些启示,对马克思主义其他方面的研究,也应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和阐述过的、但还没有来得及整理和概括以纳入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当中,又被后人忽视或抛弃了的重要思想。例如,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他在创立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时期就已提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出发点。他指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只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就是说,社会关系是人的发展的形式,人的发展是社会关系的内容。恩格斯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还有毛泽东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和实践等矛盾双方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转化的观点。这些都是显著的例子,不那么显著的就更多了。当我们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时候,首先要把它们反映出来。

  第二,纠正在唯物史观的发展过程中被片面理解和曲解、误解了的基本原理,改正被强加进去的错误内容。这种曲解和误解,主要是传统唯物史观造成的。例如,关于社会结构问题,它不讲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矛盾双方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它把政治上层建筑看作是社会意识范畴的东西;关于社会发展问题,它不但坚持而且强化了斯大林提出的“五阶段”依次更替是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观点;关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它把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当成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很长的时间之内,它都没有把人的发展问题看做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这些既不符合唯物史观基本精神,又违背客观历史事实的东西,一定要通过我们的研究工作把它们纠正过来。

  第三,批判当代根本否定唯物史观的各种错误观点,坚持和捍卫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理,在批判中发展唯物史观。多年来,我国史学界、哲学界都有一些人从根本上否定唯物史观。有人甚至提出要用“系统史观”取代唯物史观,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不存在那种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历史规律”,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等。只有对这些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错误思想加以严肃的批判,才能捍卫和发展唯物史观。

  第四,唯物史观理论的研究,必须有丰富的、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做基础。研究唯物史观理论,不能仅仅就理论说理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做长期的、艰苦的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唯物史观理论的研究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大纲》一书的写作,是建立在长期的、充分的马哲史研究基础之上的。在研究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同时,我做了大量的、广泛的马哲史研究工作。这方面研究的成果,集中反映在《一个新历史观的足迹——唯物史观发展史纲》(1988年出版)和《科学世界观的历程——唯物辩证法简史》(1991年出版)这两本书之中。

  第五,重视当代实践提出的问题,总结当代实践的丰富经验,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从社会历史观的高度对重大社会问题作出解释和回答,以崭新的内容发展唯物史观。现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既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全球性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从20世纪初期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已经一个多世纪了,资本主义不但没有衰落和灭亡,而且现代科技革命使其社会生产力迅速地提高起来。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资本主义复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实行改革开放,虽然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都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腐败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必须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高度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一趋势怎样实现,这是现代唯物史观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总之,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唯物史观创立和发展的根本道路。在当前时代条件下,我们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也必须走这条道路。

 

 

孟庆仁学术简历

  孟庆仁,196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1980年考入山东社科院哲学所。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被年评为优秀专家和资深研究员;200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兼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哲学史、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和唯物史观研究。出版专著6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共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一等奖《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的”事业是一个过程》(《哲学研究》2000年第9期);《现代唯物史观大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二等奖《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和动因》(《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一个新历史观的足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出版)。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研究》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思想研究》;独立主持省重点项目3项,共同主持省重点项目2项。独立主持:周恩来的思想和实践研究,1996年立项,最终成果《周恩来:思想和实践》;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研究,1996年立项,最终成果《中国人,挺起你的脊梁》;唯物史观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探索,2004年立项,设计最终成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论》。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