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  视频 |  领导关怀 |  寄语感言 |  共襄盛会 |  芳华绽放 |  岁月如歌 |  创新工程 |  智库建设 |  智库联盟 |  高层论坛 |  高端访谈 |  文库名家 |  三类人才 |  朝花夕拾 |  春华秋实 |  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薪火承续 四秩芳华朝花夕拾
陈建坤:从重建到兴院
——亲历山东社科院发展历程的若干回忆
时间:2018-11-01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8年5月30日 第64期     作者:陈建坤     浏览量:
 

 


 

乘着党的“十九大”春风,山东社科院迎来了40周年院庆。山东社科院从恢复重建到发展兴院,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我作为较早参与这一历程的建设者和见证人,虽历尽艰辛,心里却感到无比喜悦和光荣。

一、从无到有创办《东岳论丛》

我是1979年10月来院工作的。到职第一天,院主要领导同我谈话,告知“党组决定先任命你到院刊《东岳论丛》主持工作。创办院刊意义重大,它既是刊发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园地,又是扩大山东社科院影响的对外窗口和名片。你来之前虽然抽调三位同志做了些前期工作,但正式批文还未报送,省委宣传部要求明年首季创刊,任务重,时间紧,相信你能承担起这一任务。”

作为党的基层领导干部,不管有多少困难,我必须迎难而上,尽职尽责。那时山东社科院刚刚恢复重建,人员少,条件差,临时驻省委党校办公,科研办公楼和职工宿舍都得从无到有,恢复重建。按照常规,创办一个综合性学术期刊,从申报批文、组建编辑部班子、成立编委会,到制定规章、组稿约稿、筹集经费、落实出版,对国内外发行,需做大量工作,得一年周期。而我到《东岳论丛》主持工作,上述工作都得从头开始,离1980年首季创刊,仅乘四个月时间,其困难确实很大。

时不待我,我立即带领三个同志加班加点地开始运转起来。首先向省新闻出版局报送创刊批文,接着着手按综合学术期刊的需要,从院内院外调人组建编辑部,成立编审委员会。稿件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必须慎之又慎,格外着力。创刊初始,能否组织约请国内省内著名专家学者为《东岳论丛》撰稿,是创刊的必要条件。时任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编委会主任蒋捷夫是老教授,亲自带头和编委会各学科专家协助编辑部共同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带着他们的亲笔信“北上南下”,登门到全国知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去约稿。据不完全统计,创刊初期为《东岳论丛》撰稿的知名专家学者就有:杨向奎、赵丽生、高放、高享、李士钊、张友渔、马家驹、张曙光、罗祖基、杨伯俊、王方名、殷焕先、殷孟伦、蒋维松、周来祥、袁世硕等。有了高质量稿件,我们通过责编初审、编委二审、编辑部集体讨论,主编终审等“三审”制度,确保了每篇稿件选得准、编得精、质量高。

经过几个月的集体努力,《东岳论丛》按时于1980年3月25日出版问世。创刊号面世后,因有严格的编审制度保障,没有发现硬伤和错误,受到学界认可和好评。以后为适应山东社科院发展,《东岳论丛》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继又改为月刊。刊发的稿件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发、论点摘编的稿件越来越多,国内外声誉逐步提高,长期被全国权威期刊评价机构列为核心期刊之一。

二、从小到大《七五》规划开新局

1987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召开,时任山东社科院院长刘蔚华作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出席了这次会议。当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没有实体办事机构,委托山东社科院科研组织处代管。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是1982年11月25日成立的,组长由蒋捷夫担任,召开了第一次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制定了全省“六五”规划,审定31个重点研究项目。由于财政只拨了10万元进行资助,经费不足,有若干项目未能如期结题。总的来说,“六五”规划会议规格低,项目少,资助力度小,落实不理想。筹备召开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前,院党组任命我到科研组织处任处长,开始接手筹备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

接手这项重大任务后,为了确保“七五”规划“由小到大”,达到会议上层次、项目上水平、工作开新局的要求,我首先带领工作人员到全国先进省市进行了调研和考察。经调研,“六五”规划管理只有北京市规划办和吉林省规划办有正式编制,其中北京市规划办设30人编制,包括出版市委理论期刊,年资助经费50万元;吉林省规划办有10个编制,年拨经费15万元。其他省市均无规划办编制,多数由省社科院代管,少数由省市社科联代管。回院后我先向院党组进行汇报,并提出正式申请设立由10人编制组成的省规划管理办公室,履行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立项、经费出版资助、项目经费管理和结题评审等职能。全省“七五”哲学社会科学大会,要开得上层次,有规模,有影响,并成立由省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省财政拨款不少于50万,以后逐年增加。我们建议提高会议规格,请省委主要领导到会讲话,进一步阐明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促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院党组很快批准我们的建议,并让我撰写了调研报告和建议,以院党组名义报送省“七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1987年3月10日,省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征集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的通知》,指明了选题重点和申报资格、范围、评审机构、经费资助额度及项目管理等规定。1987年6月13日至15日,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省内社会科学界8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和省市(地)有关工作部门负责人共114人参加会议。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陆懋曾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社会科学研究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的报告,领导小组副组长、时任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刘蔚华向大会传达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精神和贯彻意见。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计划》。大会闭幕时,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和副书记陆懋曾、姜春云专门看望了与会人员。尤其是省委书记梁步庭还就理论工作谈了三点意见:理论工作不能只是为某些政策作注脚,要成为制定政策的先导和依据;理论研究不能回避现实问题,要敢于触及社会生活的“难点”“热点”;理论讨论不能总在口头上讨论来讨论去,要为理论讨论提供发表和交流阵地,并倡议创办内部政治理论刊物《三不月刊》。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规划领导小组组长苗枫林最后作了会议总结讲话。7月16日,领导小组正式发文公布了《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所属学科专家小组名单》,共计89人,下达实施了《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经费资助与管理办法》,有91个重点研究课题被列入计划。1988年4月7日和1989年5月22日,领导小组又两次发文增补了滚动研究课题,“七五”期间省财政共拨经费181.5万元。因“七五”规划会议规格高,影响大,会后省编制办很快发文设立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编制10人,负责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督促、检查和服务。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王启信正式调入山东社科院接任规划办主任,后省规划办公室改由省委宣传部管理。可以说,省规划办在山东社科院代管期间,从“六五”规划的小规划起步到“七五”规划大会开新局,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为以后“规划”的制定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从弱到强科研管理上水平

我在科研处任职5年多后,于1992年担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直到2002年退休。期间,我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科研组织管理,也分管过外事、行政、职称改革、杂志社、图书情报、史志办及几个研究所的工作。科研是山东社科院的中心任务,如何用系统思维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实现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使科研上水平、出精品,壮大山东社科院发展实力,是我工作中不断探索思考的主题。为了实现科研管理上水平,我主要抓了以下若干方面的工作:

(1)带好队伍。到科研处后,与10多位同志共过事。那时人员主体是1984年后从学校毕业的本科生。怎样使全处人员尽快熟悉科研,学会管理,适应工作,是我着手抓的首位工作。我要求大家边干边学,结合管理,进行科研管理研究。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由我和副处长郑贵斌先后主编出版了两本科研管理著作。在我撰写的篇章中,明确提出从事科研组织管理,应该具备专业研究和科学管理综合能力,尽快实现从一般行政管理到科研组织科学管理的转变,也就是从能“双肩挑”逐步做到管理专业化。这一措施对提高全处的管理水平起了不小作用。

(2)抓规范管理。山东社科院学科门类多,专业研究领域广,是综合性研究机构,加上科研人员集中少分散多,以个体研究为主,只有靠科学制定规章,通过规范实行管理,才能管到位管得好。为此,在科研处向兄弟省院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九个规范性文件,包括院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省以上课题、外接课题管理条例、学术交流、成果评价、资助出版、奖励及档案管理办法、学术委员会组织条例、院拔尖人才选拔评审办法。以后我兼管职改办主任和史志办主任期间制定的若干相关配套管理规章制度等,都是这一工作方法的具体运用。

(3)抓关键“操杠杆”。经过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实践,我认为依据科研规律,抓住关键环节,操纵好若干“杠杆”,就能牵住牛鼻子,使科研管理上水平出精品。我曾撰文提出,科研管理要抓住抓好,必须操纵好“五大杠杆”,即课题立项、经费资助、成果评价、晋职评优、奖惩激励。运用好这“五个杠杆”,就能使科研管理走上正规,减少人为因素,实现公平公正,达到有序高效。但是,要把这“五大杠杆”真正抓住、操纵好,也并非易事。比如,科研成果的评价就相当复杂和专业,需要加强专业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才能逐步操纵好,达到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效果。

(4)抓好晋职和评尖工作。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出成果出精品的动力源泉。通过职称改革,使科研人员及时公平晋升职称;通过省院两级拔尖人才的评审选拔,就能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加快培养优秀人才。我作为院职改办主任和省哲学社会科学高级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具体参与了省人事厅哲学社会科学职称晋升条例的制定工作,和山东社科院职称晋升条例实施办法的制定工作,在院党委领导下具体组织了1985年和1986年两次大批量职称晋升工作。1988年省里开始评定“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社科院考虑到省里“评尖”标准高、名额少,院青年科研人员较多,急需由本院扩宽人才培养渠道。经院党委研究决定,我们拟定好条例,专门开展了院级青年拔尖人才评选工作,最后确定了10位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同时配套制定了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立项经费资助办法。实践证明,这10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进步很快,均成为推动山东社科院发展的科研骨干和领导骨干。

(5)广泛开展内外学术交流,为全院科研上水平搭好平台。在我分工科研组织管理和外事工作期间,始终注重以科研为中心统筹内外、搭好平台,广泛开展内外学术交流,资助更多人员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进修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到1995年,由山东社科院发起和主导组织的重大学术交流活动达130余次。先后接待来自美、日、德、法、澳、加、苏(俄)、匈、罗、捷、韩、瑞典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249批528人次,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社会考察,先后派遣90多人次赴国外留学、研修和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上述多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让科研人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智慧,提升了科研水平。

(6)首次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修志。1988年7月25日,省政府批准编纂《山东省志·社会科学志》,列省志第65卷。该志原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为主、山东社会科学联合会辅助承编,后改由山东社会科学院负责承编。1990年1月,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山东社会科学志编纂办公室。首届编纂委员会主任、主编由时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锦良担任,1991年赵锦良调离山东社科院后由我接任。

社会科学志要求上溯到1840年,下限止于1995年。撰修社会科学志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历史上没有成书可以借鉴,加之学科众多、成果浩繁、观点纷呈、断限跨度大,社会科学历来又没有统一管理机构,基础资料缺乏,编纂起来困难重重。除了上述资料搜集困难外,对上百万资料分门别类、划分轻重主次,进行科学疏理也并非易事,尤其处理历史问题难。社会科学的某些学术问题同政治密切相关,也给学术评价带来众多困难。时间跨度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科门类繁多,以前没有统管机构,修志资料的征集和检索查阅尤如大海捞针,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财政资助只有15万元,缺口很大,承编工作困难重重。在困难面前怎么办?我历来认为党委把难事交你办,是一种信任和期待,不能讲条件,只能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担当起来。接受任务后,开始搭建修志班子,按学科从院内外人员中选调几十位撰稿人。因经费严重不足,占用时间长,承编积极性的缺失给搭建班子带来很大困难,中间也曾有几位撰稿人半路退出,另换新人,拖延了修志进度。1989年,本志被正式列入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在编纂委员会指导下,我们依据省领导的指示精神和省史志办的具体要求,反复研究编写方案,拟定编写提纲、篇目。与此同时,院史志办还派人多次赴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检索、查阅、复印有关资料,组织撰稿人员分头走访省内有关单位和部门,并发函向兄弟省市了解情况。在兄弟省市推动下,我们牵头召开了首次社会科学志编纂理论研讨会,此后其他省市也开了几次理论研讨会,使修志方案更加完善,大大促进了修志进程。有了事业心、责任感,千难万难只等闲。全体编撰人员团结一心、知难而进、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群策群力,先后五易其稿,历经十一年,终于通过省编纂委员会集体评审,于2001年11月公开出版,走在了全国社科志修志前列。

上述回顾虽只是我亲历的某些侧面和片断,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山东社科院在恢复和重建中的艰难和艰辛,并感受到山东社科院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创造出今天喜人的业绩,真是来之不易!这些可喜的业绩中既凝结着全院职工长期奋斗的汗水,也是改革开放催生的鲜艳花朵。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进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山东要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社科院历经40年发展,由重建到兴院也站到了新的起点上。摆在全院职工面前的重任,就是如何使山东社会科学院由“兴”到“强”,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亮眼业绩!我建议今后着重围绕“五强”,实现山东社科院的新跨越。一是政治强院。山东社科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既姓“马”又姓“社”,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研究者、贡献者,必须自觉维护党的政治、思想、理论上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高扬起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不刮风、不信邪,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政治上过硬。二是创新强院。科研是山东社科院的中心任务,履职担当就要多出精品。这是硬任务,也是硬指标。山东社科院是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我国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是出高质量成果的根本途径和标志。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不能依赖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更不能依赖外国,具有核心自主产权的科研成果必须由我们独立创造。三是人才强院。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人才。强院的支撑点必须依靠培养造就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包括“科研、科辅、管理”三方面人才。目前院人才专业结构还待优化,新老衔接还不太顺畅,适应院长远发展的人才储备需要加力。这方面的工作不断加强尤其值得重视。四是制度强院。好的制度和机制创新,既可以破除阻碍科研事业发展的阻力,又可以带来促进科研事业发展的改革红利。山东社科院过去虽然作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但这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这方面改革创新的空间和潜力仍很大,必须有所作为,有所前进。五是作风强院。作风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好的作风能凝心聚力,形成强大的力量。创造一流佳绩必须培养出一流的团队作风。作风建设必须从严、从实、从细,以上带下,严于律己,从我做起,达到“两个文明”一齐抓、双过硬。

展望未来,山东社科院大有希望。全院职工同志们,加油吧!

 (作者为山东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陈建坤简介

陈建坤,山东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为山东省社科联原副主席、山东省领导学会副会长、全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省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专家。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多项规划课题,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论点摘编5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