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  关注 |  聚焦 |  论坛 |  致辞 |  贺信 |  研讨 |  历程 |  返回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第五届东夷文化论坛致辞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开幕式致辞
时间:2017-11-03     浏览量:
 

尊敬的晋保平秘书长、宋镇豪会长,尊敬的谢玉堂省长、安作璋先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

《礼》书有云“东方曰夷”,古代东夷被誉为君子之国,讲究仁义和礼乐。孔子曾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的美好季节,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济南,参加第五届东夷文化论坛,应该说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盛事。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会议主办方之一山东社会科学院向参加这一盛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们都知道,东夷部落是生活在以今天的山东为核心区域、辐射发展到今天的豫北、苏北、皖北、河北、辽东等广大疆土地域的族群,他们以龙、凤、鸟等为主要的标志性图腾,是早期华夏的主要部分之一,对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山东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我本人虽然不研究东夷文化,但是也通过许多渠道,粗浅地了解到山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李文化。其后经过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达到繁荣的顶峰。再随后是岳石文化进入早期的青铜时代,与中原文明开始接触,到周公东至、齐鲁分封,东夷文化作为本体文化逐渐开始与齐鲁文化融合。到了汉武帝以后,一同上升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东夷文化同时还具有超强的辐射能力,对今天的朝鲜、日本,甚至北美洲这样一些古文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20世纪初,有关民族史的研究应该说是逐步步入正规,特别是上世纪30年代初,随着龙山文化的发现,东夷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部落组成,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像蒙文通先生的《古史甄微》、傅斯年先生的《夷夏东西说》,以及徐旭生先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这些著作说应该对东夷部落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过程中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近代考古学在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凸显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和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的记载紧密地结合,成功地解决了一大批的历史问题。据我了解,像王献唐先生著的《东夷古国考》,李白凤先生的《东夷杂考》,逄振镐先生的《东夷文化研究》、《东夷文化史》、《山东古国与姓氏》,栾丰实先生的《东夷考古》和《海岱地区考古研究》,王迅先生的《东夷文化和淮夷文化研究》、张福祥先生的《东夷文化通考》等等这样一些著述,应该说分别揭示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东夷文化系列的空间范围、时间断代、传承脉络、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以及艺术创造等等方面的内容,为东夷文化的学术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们山东社会科学院作为全省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和我们山东智库联盟的倡导者、主导者、发起者,应该说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齐鲁文化和山东地域文化的学术研究,形成了十多个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学术团队,来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在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开发利用等这样一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山东社科院向中国社科院学习,实施了创新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专门提出我们的应用对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要双轮驱动,强调我们院要发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齐鲁文化、东夷文化和儒学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和成长,出台了一些重点支持措施和办法,比如我们先后立项了“东夷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应用研究”这样一些重点课题,同时还承担了我们省里社科基金的重大委托项目,像“构建东夷学科体系综合研究等”等,围绕以东夷文化、齐鲁文化和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研究,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人员整齐的这样一些重点学科,出版了齐鲁文化研究文库、儒家哲学文库、中国文化论丛等一系列的丛书、著作、期刊和杂志,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历史上的山东就是一个文化的大省,今天的山东更是一个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社科大省,也是一个旅游的圣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嘉宾,能够利用这一次研讨会的机会,在我们山东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对我们山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能更加全面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意见,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学术界的一点贡献。

最后,我衷心祝愿我们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吉祥安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