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  关注 |  聚焦 |  论坛 |  致辞 |  贺信 |  研讨 |  历程 |  返回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第五届东夷文化论坛研讨
燕生东:春秋时期东夷诸国所见列鼎制度初探
时间:2017-11-04     浏览量:
 

各位专家下午好,我给各位专家汇报的是《春秋时期东夷诸国所见列鼎制度初探》,我分六个方面汇报,一个是问题的提出。

春秋时期文献从考古上来看,以山东为中心,应该说山东的邦国数量最多,族属来源最复杂。我统计了一下,山东有名有姓的从哪儿来的,有40多个国家。这40多个国家,大的分两部分,可以分两群,第一群是华夏族群,第二是我们所谓的东夷族群,是不是东夷,咱这么叫,他们自我认同我们不知道。作为华夏族群,我们很清楚,第一是姬姓,第二是姜姓,包括姒姓,大部分是周王朝分封的,就是所谓的功臣和一些姻亲贵族。这是山东地区有关各个族群和国的划分,姓氏划出来,这么大致的分布态势。

问题提出之二:夷礼问题。我们学者按照部分陶器等遗存提出了春秋时期山东地区存在着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莒文化大体相当于东夷文化。这是我们从陶瓷的遗存来提的。王恩田先生最早提出东方地区诸国的特殊列鼎制度,它认为是形制相同、大小一致的奇数。什么意思?中原地区是形制相同、大小相似,山东不是,山东虽然也是单数,也是奇数,但是大小一致。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春秋时期存不存在“夷礼”问题?所以我想,通过列鼎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列鼎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东夷族存在着一些地方的习俗。

比如说山东地区,我们发现有姬姓、姜姓、妊姓等邦国,墓葬形制与用鼎制度育种原地区相同,个别墓葬有殉狗习俗,棺椁数遵循一定规制,随藏铜容礼器、兵器及陶器等置于棺椁之间,玉器佩戴在死者身上,地搭配的是偶数。有曲阜鲁国故城M48,我们在莒县西大庄齐国贵族墓葬,它是五件四簋。长清仙人台姜姓某国(齐)女子墓葬,它的列鼎是三件,大小相似。当然薛国也是,当然薛国比较特殊,是商代就过来的,它后来就比较认同中原这一块,棺椁制度明显与中原相似。比如说这个滕州薛国墓葬,它明显是用列鼎,大家看出,七鼎六簋。包括枣庄徐楼,这是很清楚,宋固公小女儿的墓葬,它的鼎也是列鼎,形制相同、大小相次的奇数。

我们发现华夏族群的列鼎很清楚了,但是我们在东夷族诸邦国的列鼎制度就不一样,比如嬴姓邿国、郯国、妘姓鄅,棺椁数遵循一定的规制,性质相同,大小一致。比如长清仙人台的寺国国君墓,有四套列鼎,每套列鼎都是偶数,形制相同、大小相同。这明显和华夏族群的列鼎不一样。

刚才我们说的是济南长清仙人台。在鲁东南这个地方,我们的郯城的墓葬,它用的鼎是偶数,是形制相同、大小一致,陶鼎要小一点,这是很怪的。临沂凤凰岭,可能是鄅国,它其中有一座墓保存比较完好,它出土的鼎是六件,不是单数,当然盖缺失了,也是性质相同、大小相同。包括山东峄城的二疏城墓葬,形制相同、大小相同,也是偶数列鼎。

第二个模式,鲁东南举国,莒南有可能是己性,也可能是嬴姓,这一块是以莒国为中心,发现的不管是国君墓还是贵族墓,它的列鼎跟其他不一样,它都是形制相同、大小相同的奇数列鼎。它的列鼎分两组,一组是祭奠,祭奠的是形制相同、大小相同,另一组是小一点,也是长的一模一样,尺寸相差一米,它也是形制相同、大小相同。

沂水刘家店子发现的两座墓也是这种情况,从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它也是一组列鼎九件,它跟华夏族差不多,都是单数的,但是它鼎不是大小相似,而是大小相同,分若干套,有一组是两件,有一组是3件的,它的中心是奇数,鼎的尺寸是一样的。它配的簋应该是8,它这是7,是单数,不像华夏族是5鼎4簋,是偶数,它用的簋是7个,这和华夏族不一样。这是第二个模式。

第三个模式,就是山亭的曹姓小邾国,它很怪,有奇数鼎,也有偶数鼎,它的原因可能是有的是外地嫁过来的。比如M2,就用了4个鼎,用的偶数,它的鼎形制、大小基本上完全一致。M3,它用了3件鼎。它都是形制、大小均一致。这样就可以看出来,它跟华夏族用的列鼎还不太一样。

所以简单的结语,东夷族邦国的列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形制相同、大小相同的奇数列鼎,尤其以莒国为例,第二种模式是形制相同、大小相同的偶数列鼎。当然了,这是从鼎上来做的举例。棺椁形式、数量、边箱数量、殉人等也存在着夷礼。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