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语 |  头条 |  图片新闻 |  新闻与动态 |  数据与成果 |  独家数据获取 |  研究项目 |  研究发现 |  返回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库研究项目
山东人才发展蓝皮书(2023):“双核”引领下的山东人才引育创新
时间:2023-01-09    来源:智库研究中心    作者:黄晋鸿     浏览量:
 


 

全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指导,聚集于山东省人才引育创新,全面总结全省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加强人才引育创新、构建人才雁阵格局的实践经验,并立足全国,在39家国内重点城市比较视域下,分析济南市、青岛市作为山东省人才引育“头雁”城市的优势与挑战,提出未来努力的方向。


 

重要结论


一、新时代我国人才引育呈现六大新趋势

1、复合型人才涌现:科技发展与行业融合亟需跨界与融合性人才

2、“才”“智”分离促使人才使用方式多元化

3、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显现

4、结构性矛盾延续:人才培养结构、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失衡

5、“逆全球化”并未整体阻滞人才国际化趋势

6、国内人才竞争更趋理性:产才融合度提升

二、山东省人才引育竞争力多项指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1、人才基础环境不断优化。指标显示,近三年,山东基础环境指数从21.7上升到26.3。其中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42329元提高至2021年的47066元,提高了4737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2.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了35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了近两倍;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了1.4平方米;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了2000余所;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增加了677.6万户。

2、青年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数据显示,3年来人才引进指数从10.6上升到11.6。其中,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比2019年增加122.7万人;高校毕业生留鲁率保持在80%以上,从2019年的81.83%提高至2021年的83.05%;应届毕业生薪酬水平不断上升,2019年为4986元,2021年上升至5540元;省外毕业生来鲁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19.42万增加到23.62万。

3、一流人才培育载体平台全面推进。评价结果显示,近三年人才培育指数从23.2上升到24.9。其中,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从217人上升到227人,每万人专任教师数量从103人上升到117人;教育支出从2156亿元增加到2411亿元,人均教育支出从2141元/人提高到2371元/人;高技能人才数量增长了23.9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增加了125人。4、人才生态指标显著优化。评价结果显示,近三年,人才服务指数从14.6上升到20.5。其中,R&D经费投入增长了450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了0.22个百分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从243个增加到389个,创新创业共同体从22个增加到31个,院士工作站从246个增加到444个。

4、人才生态指标显著优化。评价结果显示,近三年,人才服务指数从14.6上升到20.5。其中,R&D经费投入增长了450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了0.22个百分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从243个增加到389个,创新创业共同体从22个增加到31个,院士工作站从246个增加到444个。

5、人才效能稳步提升。评价结果显示,近三年人才效能指数从9.6上升到15.8。其中,三年间发明专利授权数共计83742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了49875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3703亿元增加到3371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2.7万元/人提高至15.2万元/人,提高了近20%。

三、双核引领下人才引育“雁阵”格局初步形成



四、重要领域人才引育取得显著成效

1、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稳步增长。本文所指“科技领军人才”,含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国际顶尖创新创业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水平产业领军人才、高校的正高级专任教师、重点高校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截至2022年7月,山东省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突破4500名。卓越工程师培育专项行动启动。11所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5年内培养300名工程博士。高技能人才教育规模和质量领跑全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山东省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4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0万人。

2、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基础雄厚、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末,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总数超过10万人,其中,在地市级以上教育和社科研究机构工作的、具有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6万余人。从人才单位分布看,高校是山东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最主要的集聚地,人才占比超过78%,在山东社科领域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党校系统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规模也较大,占比达到12%。社科联系统和社科院系统人才占比分别约为4%和1%。从职称结构看,中级和副高级职称人才占比较高,分别为44.7%和31.3%,初级和高级职称人才占比分别为12.9%和11.1%。从学历结构看,硕士学位人才占比为57.7%,博士学位人才占比为25.9%,本科学历人才占比为16.4%。青年哲社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抽样调查显示,35岁以下人员约占24%,36—45岁人员约占41%,合计占比近三分之二,人才队伍年轻化程度较高。

五、未来挑战

研究结果显示,山东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竞争对手强大,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济青中心城市人才集聚能力优势尚不够突出,人才市场化投入有限,高能级创新平台总量略有差距,人才效能优势尚不充分。同时,分领域人才引育也存在一些短板。

总之,《山东人才发展蓝皮书(2023)》注重采集客观数据,特别注重对公开数据的二次综合与加工,运用科学分析工具,内容贴近实际、通俗易懂,是研究总结山东人才工作发展脉络和人才环境变化的良好读物,也是推进人才工作实践与创新的有益参考用书。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山东人才发展蓝皮书(2023)》主编)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