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语 |  头条 |  图片新闻 |  新闻与动态 |  数据与成果 |  独家数据获取 |  研究项目 |  研究发现 |  返回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库研究项目
山东经济蓝皮书预测:2023山东经济企稳回升、量增质提
时间:2023-01-09    来源: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作者:李广杰     浏览量:
 


2022年,面对延宕反复的疫情形势和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山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实施“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全力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促转型,全省经济承压前行,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大省中名列前茅。

一、2022年山东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及主要亮点

从发展走势看,三季度增速实现企稳反弹,各季度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业供给看,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服务业恢复向好;从三大需求看,投资关键作用稳固,消费市场承压运行,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从经济结构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需求结构更趋合理,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从发展要素看,市场主体稳定发展,金融支撑保障有力,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从发展动力看,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对外开放活力持续迸发;从发展效果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整体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和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等超预期冲击的影响下,山东经济承压前行,但仍不乏亮点。


 



在疫情防控、社会稳定、发展安全、新旧动能转换等多重目标任务约束下,山东经济能够实现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果来之不易。但同时应当看到,疫情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例如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民间投资动力不足、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面临一些困难、政府财政收支两端承压、就业压力明显等,应引起重视并着力破解。

二、2023年山东经济形势展望

(一)2023年山东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前,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我国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山东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也不够牢固,2023年山东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挑战。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进与我国科技脱钩、产业链脱钩,采取的贸易保护和投资限制措施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高通胀仍将持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山东对外经贸合作面临新的压力。二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仍将持续。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以来,感染人数持续增多。新冠疫情对接触性和场景性消费的影响、对服务性行业的影响、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对市场主体预期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至少2023年一季度这种状况难以明显改观。三是山东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山东经济发展仍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有待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有待提速、城乡居民收入整体水平不够高等有待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与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对供给、需求和预期产生明显制约和影响。

2023年山东经济发展,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有利因素。一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乡村全面振兴、海洋强省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改革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将为山东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二是随着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新冠疫情的影响有望逐季递减,经济循环将更加畅通,有利于经济整体好转。三是随着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的全面系统实施,市场主体发展预期与信心将逐步转强,山东九大比较优势将持续放大,经济运行面临的积极因素将进一步增多。

投资方面,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稳定增长。在中央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系统性提升以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导向下,预计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仍将是财政发力重点,特别是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的“新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增长。房地产宏观政策转暖,整体或将表现为低基数基础上的弱复苏。随着国家和山东出台一系列支持数字化、绿色化等领域投资的规划,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推动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特别是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集群培育,山东将大力推进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建设,对制造业投资将会产生明显拉动效应。

消费方面,线上消费和防疫优化将带动消费复苏。居民在疫情期间活跃的线上消费习惯有望得以延续,为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开拓更大市场空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预计明年二季度开始,聚集类消费、场景类消费增长将加快修复。政策层面,国家和山东在“十四五”开局陆续出台促消费的支持政策;改革层面,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制约区域市场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的深层次体制障碍将逐步破除。山东居民收入城乡、地区差距相对较小,加之人口基数较大,在分享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红利上更具优势,进而对消费加速复苏形成支撑。

出口方面,增速边际放缓但仍有望实现稳定正增长。2022年以来,山东出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仍实现较高增速,表现出较强韧性,其中东盟等新兴市场的贡献功不可没。2023年,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海外需求降温将对山东出口形成主要压制。但是,山东出口增长仍存在一些积极因素:一是RCEP全面生效后企业对协定利用率的逐渐提高,会使RCEP伙伴国市场成为山东出口增长的重要支撑,目前该市场在山东出口总额中占比接近四成;二是山东产业链的整体优势,产业配套能力强,能够有效抵抗各类风险的冲击;三是各项稳外贸政策的持续显效,以及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的快速发展将对出口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综合研判,2023年,山东经济将延续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经济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有望实现5.5%以上的增长,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将实现进一步提升。

三、2023年山东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山东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中央“六个统筹”要求和省委“六个加力提效”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着力激发消费需求潜力。加大力度保障就业岗位,多措并举建立居民对未来收入水平的稳定预期,从而缓解预防性储蓄动机对消费支出的挤压。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打造消费新热点,规范发展夜经济、地摊经济等民生经济。

二是继续聚焦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十强”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领域“补短板”等,加快推进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扩大高质量有效投资。激活企业投资意愿,努力提升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落实好央行、银保监会推出的“金融16条”,拓宽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性增长。

三是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力度,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措施,适当延长近两年出台的纾困帮扶举措,助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走出困境。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市场竞争、生产要素使用、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优化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完善平台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四是稳定和扩大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各类市场主体的稳就业效应,支持服务业等就业吸纳能力强的领域加快脱困复苏,形成高质量就业生力军。稳定和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加强重点困难群体的就业保障,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零工市场建设。

五是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十强”产业涉及一二三产,涵盖了山东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是山东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要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的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配套优势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数字化绿色化,促进“十强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强化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六是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力度。着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充分利用RCEP红利,指导和帮助企业提高RCEP利用率;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外贸增长新动能;实施外贸强省战略,推动外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山东外贸竞争新优势。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用好“选择山东”云平台,继续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连线世界500强等品牌活动,创新“以企招商”“以商引资”,吸引更多跨国公司项目落地;主动谋划、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量提质。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山东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探索省域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体制机制,以我国申请加入CPTPP和DEPA为契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提升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

七是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持续开展流程再造,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支持条件成熟的省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继续推动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发展互联网金融、股权融资、要素交易等新业态。

八是防范化解经济风险。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通过扎实做好保交楼、缓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和债务风险、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等举措,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防范县市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快推进县市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遏制政府债务增量,化解政府债务存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针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做好系统设计与规划,坚持分类施策,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解决供应链卡点、断点、堵点问题,提高产业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山东经济蓝皮书(2023)》主编)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